營養飲食

中醫消食藥——楊梅健胃消食

【中文名】楊梅

【拼音代碼】

【類別】消食藥

【性味】酸甘、溫、無毒。

【歸經】止渴生津,健胃消食,除煩祛痰,止嘔噦,止泄瀉,滌腸胃,解酒。

【主治】果實治心胃氣痛,痢疾,吐瀉;樹皮能止血治痢,外用治刀傷出血,跌打傷,筋骨痛。

【說明】楊梅多食令人發熱,長瘡,生痰,傷筋,損齒。

【驗方參考】

1、楊梅用陳酒浸(酒越陳越好),每日食一兩枚,一日兩次,治痢疾。

2、楊梅用高粱酒浸,每次食一兩枚,一日兩次,治腹瀉,痧氣腹痛。

【附】

楊梅樹皮:1、楊梅樹皮6克,水煎服,治腹瀉及牙床潰瘍。

2、楊梅樹皮研末,每次3克,開水沖服,治急性胃腸炎;若每服10克,早晚各一次,用開水或燒酒送服,治腰骨挫傷疼痛。

3、楊梅樹皮15克至30克,水煎服,治瘰鬁。

【主治】

1、下痢不止。用楊梅燒過,研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一天服二次。

2、頭痛不止。用楊梅為末,以少許 入鼻取嚏,有效。

3、一切損傷止血生肌。用鹽藏楊梅和核搗如泥,做成小塊收存。凡遇破傷,好以小塊研末敷塗,甚效。

4、惡瘡疥癬。用楊梅樹皮及根煎湯洗。

5、牙痛。用楊梅樹皮及根煎水含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