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艾灸起了水泡

很多人都喜歡做艾灸,因為做艾灸的過程會特別舒服,艾灸之後會感覺整個人神清氣爽,全身的血液都流通了,還特別解乏,但是艾灸的時間一定不能夠過長,艾灸過程很容易就會造成起水泡的現象,艾灸之後,如果起了水泡,是特別不容易恢復的,而且起水泡的部位會特別疼,那麼艾灸起了水泡該怎麼辦呢?

1正確認識艾灸後的水泡

灸瘡是將我們身體裡的病邪祛除體外的一種表現,常表現為起泡甚至流膿。古代的疤痕灸出現灸瘡是很正常的,甚至有人一定要灸到流膿生瘡才認為能排除病邪達到效果。現代艾灸多用的是溫灸和懸灸,和原來的疤痕灸不同,灸花是溫灸和懸灸是可能出現的一種正常的邪氣外排反映。通常表現為局部起小水泡,或水泡裡有少量膿液,因此出現這種情況也不要太驚慌。

2艾灸後起水泡是正常的嗎

施灸過量

艾灸時間太長,灸量過頭,對皮膚的刺激增強,就容易引起水泡,這種情況是不正常的,應該減少施灸的次數或縮短單次的艾灸時間。

排病反應

出現水泡也可能是疾病邪氣較重,發水泡是機體正氣恢復、祛邪除病的過程,所以這種水泡的出現有利於疾病的痊癒,這種艾灸後起水泡是正常的。

3小水泡處理方法

如果灸後皮膚起了小水泡,一般小者可自行吸收,無需做特殊處理。注意保護好局部的小水泡,避免衣服的摩擦,讓其自行吸收即可。

4較大水泡處理方法

灸火一般較重,水泡也較大,容易發生灸瘡,可在充分消毒的情況下,用一次性注射器將水泡挑破或者用注射器將其抽幹,最後塗抹上燙傷膏即可,注意結痂期間保證局部衛生,防止灸瘡感染化膿,待其結痂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