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當天睡覺會盜汗還能繼續灸嗎
盜汗這種情況會經常出現在中年人身上,甚至現代社會一些年輕人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說白了,盜汗就是在睡覺的時候冒出大量的汗液來,所以被稱為盜汗。而艾灸是一種中醫當中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有著非常豐富的功效與作用。那麼問題來了,在解決盜汗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艾灸呢?
出現盜汗,一般是腎陰虛的表現。陰虛熱擾,津液外泄所致盜汗,見於勞損久病或熱病之後而致陰液內耗的患者。這種情況艾灸。通過點燃艾條,在穴位上距離皮膚2-3釐米左右上方艾灸。堅持艾灸下去,盜號的症狀減輕,如果再加上有效的穴位,艾灸的效果更好。
盜汗取:大椎穴、肺俞穴、氣海穴、關元穴、陰郤穴、足三裡穴、複溜穴這些穴位艾灸,每天有規律性的堅持艾灸,在艾灸過程中要細心觀察,注意掌握好灸時灸量和火力。
艾灸盜汗穴位一:大椎穴
【大椎穴】:位於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方法:取穴時正低頭,大椎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艾灸病症:癲狂癇症、熱病、痢疾、咳嗽、肩背痛、腰脊強、小兒驚風、中暑、嘔吐、風疹等。
艾灸盜汗穴位二:肺俞穴
【肺俞穴】:位於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或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取穴方法:取穴位時採用正坐或俯臥姿勢,肺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或旁開1.5寸處。
艾灸病症:咳嗽、氣喘、吐血、盜汗、鼻塞、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等肺經及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