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針灸哪裡
落枕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熱敷,按摩還有針灸。針灸的效果是比較明顯的,但是自己切不可在家針灸,因為我們不動穴位,一旦紮錯了地方,後果將很嚴重,要想採用針灸治療,一定要讓醫生幫助我們,其中像外關穴和內關穴對治療落枕有很好的作用,下面介紹下針灸時候用到的穴位。
落枕應該算的上是咱們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一種現象,很多人應該都有落枕的經歷。那麼落枕怎麼辦才好呢?落枕了什麼辦法最有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通過針灸方法來治療落枕,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瞭解下吧。
通過針灸的方法來緩解落枕症狀
1、指針
(一)取穴
主穴:主要有外關穴和內關穴還有一個是阿是穴。
配穴:風池、肩井、肩貞、養老、天柱、風府、大椎、理想穴。
理想穴位置:風池至肩井穴之中點。
(二)治法
主穴為主,效不佳時加配穴。先輕拍或指按疼痛處即阿是穴1分鐘。術者以拇指掐壓患者內關穴,中指或食指抵于外關穴,每次2~3分鐘,用力由輕而重,使壓力從內關透達外關,患者可有酸、麻、脹、熱感,或有此類得氣感上傳的感覺。
在掐壓的過程中,患者一定要左右來回旋轉自己的頸部。
配穴,單手拿風池穴20次,雙手拿肩井穴20次,餘穴可採用指壓法,或上下左右推按,每穴1~2分鐘。上述方法每日1次,3次為一療程。
2、耳穴壓丸
(一)取穴
主穴:頸、神門。
(二)治法
雙側主穴均用。取綠豆1~2粒,置於以市售活血止痛膏或傷濕止痛肓剪成的1×1平方釐米的方塊中,粘貼於所選耳穴,將邊緣壓緊。
之後,按壓該耳穴0.5~1分鐘,手法由輕到重,至有熱脹及疼感為佳,並囑患活動頸部2~3分鐘。要求患者每日自行按壓3次,貼至痊癒後去掉。
3、針灸
(一)取穴
主穴:大椎。
配穴:肩井。
(二)治法
令患者端坐于椅上,頭向前傾。取准穴後,針尖偏向患側進針深度約0.5~1寸,使針感向患側頸、肩部傳導,得氣後,操作者用一手按患側肩井穴,讓患者作最大限度左右活動頸部。
同時,另一手撚針3~4分鐘。如效果不顯著,取艾條長約5cm,插於針柄上點燃,至灸完後起針,穴區加拔罐10~15分鐘。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