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查血象能查出什麼

人們每次去醫院體檢時都會做一個血常規檢查,血常規檢查的結果就叫血象。血象主要檢查的是紅細胞數量,白細胞數量,血紅蛋白測定等,檢查白細胞,血細胞的細胞形態是不是正常,數量比例有沒有異常等等,從而可以判斷出人體有沒有得病。那麼,查血象可以查出什麼來呢?

血象可以檢查出:

(1)是否有感染:血液可以檢測是否有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主要是通過血液來判斷是否增加白細胞做出初步判斷。由於體內白細胞起到消除病原體的作用,為保護健康,其正常值為(4-10)×109 / L。一般認為白細胞正常或減少屬於病毒感染,而白細胞增多是細菌感染,但這不能作為判斷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的依據,只能做出初步判斷。白細胞增多常見於炎症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它減少了由於藥物,輻射和一些血液疾病引起的流感,麻疹和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嚴重膿毒症的常見病例。

(2)是否貧血:血液是否可以檢查患者是否貧血,主要通過血紅蛋白含量來判斷。臨床上,血紅蛋白

(3)是否存在血液系統疾病:血液檢查可以檢查患者是否有血液系統疾病,如血友病、地中海貧血、乙型肝炎、白血病等。血液病的早期症狀非常隱蔽,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應通過血液檢查進一步確診。常見表現為乏力,心慌氣短,食欲不振,流鼻血,骨痛,甚至感冒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