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黃芪每天用量多少克

現在,很多人都發現了藥材的好處。中藥不僅可以治病和調理身體,很多藥材還可以和其他的食材一起搭配來製作藥粥。黃芪就是一種用途非常廣泛的藥材,可以和紅棗等一起熬粥,具有補血益氣等功效。黃芪的使用其實只要適量就可以了。那麼,黃芪每天用量到底是多少克呢?

一、黃芪每天用量多少克

水煎的話30克。每天用黃芪30克左右,水煎後服用。或水煎好後代茶飲用。用黃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後服用,對氣血虛弱的人效果更佳。煎湯的話50克。取黃芪50克左右,煎湯以後,用煎過的湯液燒飯或燒粥,就變成黃芪飯、黃芪粥,也很有益。

二、當歸黃芪烏雞湯做法

原料:烏雞肉250克、當歸15克、黃芪20克。

做法:當歸黃芪烏雞湯[1]烏雞肉洗淨切塊,當歸、黃芪洗淨,一齊置瓦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熟。調味服食。

吃法:喝湯、吃肉,每天早晚各一小碗。秋冬季節可每日喝一至兩次,春夏可每週兩三次。

功效:氣血雙補、固腎調精。適用於月經病氣血不足、腎虛者,症見經期不准,經量少而色淡,神疲氣短,多夢失眠,頭昏腰酸,面色蒼白等。注重養生保健的朋友,對當歸黃芪烏雞湯肯定不會陌生。

三、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1、益氣固表

黃芪最主要的藥理作用是“益氣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凡是氣虛、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的情況,都可以用黃芪來補氣。體質虛弱,容易疲勞,常感乏力,往往是氣虛的一種表現。

2增強身體免疫力

黃芪幫助治療感冒,但是不是在感冒的時候服用。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這在中醫裡稱為“表不固”,飲用黃芪茶,就可以固表,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避免感冒病毒入侵。

3、幫助治療貧血

黃芪是一種常見的中藥藥材,用來泡水功效多多。貧血也屬於氣血不足的一種情況,喝黃芪泡水的話可以幫助治療,尤其是冬天喝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