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巴戟天用量,今後要懂得正確使用

巴戟天是非常好的藥材,人們經常用它來治療疾病,但並不能因此隨便使用,首先要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另外要嚴格把握好把幾天的使用量,太少了起不到作用,太多了是很危險的。

一、巴戟天一般用量

巴戟天的一般用量是10-15g,巴戟天溫腎助陽,性質柔潤,不如仙靈脾之燥散,但只適於陽虛有寒之證,如陰虛火旺,或濕熱內盛者均當忌服。陰虛火旺者不宜單用。《本草經疏》:“凡病相火熾盛、便赤、口苦、目赤腫痛、煩躁口渴、大便燥秘,法鹹忌之”。《得配本草》:“火旺泄精,陰虛水泛,小便不利,口舌乾燥,四者禁用”。

巴戟天是一味補陽藥物,陰虛火旺者服用後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凡病相火熾盛,便赤,口苦,目赤目痛,煩躁口渴,大便燥秘,法鹹忌之。火旺泄精,陰虛水乏,小便不利,口舌乾燥,四者禁用。

巴戟天雖然有補腎滋陰的作用,男女皆宜,但是也不能隨意服用,特別是補藥,經常被人忽視,服用多了,隨著靶器官閾值的升高,極有可能造成巴戟天對機體產生不了作用,而且增加肝臟的負擔。因此,在服用巴戟天的時候,也要注意它的用量。

二、巴戟天的用法|主治|用量:

【別名】雞腸風、雞眼藤、黑藤鑽、兔仔腸、三角藤、糠藤。

【來源】本品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乾燥根。全年均可採挖,洗淨,除去鬚根,曬至六、七成幹,輕輕捶扁,曬乾。

【性狀】本品為扁圓柱形,略彎曲,長短不等,直徑0.5~2cm.表面灰黃色或暗灰色,具縱紋及橫裂紋,有的皮部橫向斷離露出木部星恒教育搜集整理;質韌,斷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與木部剝離;木部堅硬,黃棕色或黃白色,直徑1~5mm.無臭,味甘而微澀。

【性味】甘,辛,微溫。

【歸經】歸腎、肝經。

【功能主治】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用於陽痿遺精,宮冷不孕,月經不調,少腹冷痛,風濕痹痛,筋骨痿軟。

【用法用量】3~9g.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黴,防蛀。

三、巴戟天的臨床應用

1.巴戟丸治婦人子宮久冷,月脈不調,或多或少,赤白帶下。巴戟90g,良薑180g,紫金藤1斤,青鹽60g,肉桂(去粗皮)、吳茱萸各120g。上為末,酒糊為丸,每服20丸,溫鹽酒送下,鹽湯亦得,日午、夜臥各1服。方中巴戟天與諸藥配伍有治子宮虛冷的功效。(《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2.巴戟丸治風冷腰胯疼痛,行步不得。巴戟45g,牛膝(去苗)90g,羌活、桂心、五加皮各45g,杜仲(去粗皮,炙微黃)60g,乾薑45g。上藥搗為末,煉蜜和搗200~300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食前溫酒飲下。方中巴戟天配伍諸藥有強筋骨、祛風濕等功效。(《太平聖惠方》)

3.巴戟湯治冷痹,腳膝疼痛,行履艱難。巴戟天(去心)90g,附子(炮,去皮臍)、五加皮各60g,牛膝(酒浸,焙)、石斛(去根)、甘草(炙)、萆薢各45g,白茯苓(去皮)、防風(去叉)各31g。上剉如麻豆大,每服15g,生薑3片,水1.5盞,煎至1盞,去渣,空心溫服(一方無生薑)。方中巴戟天配伍諸藥有治腰膝疼痛等功效。(《奇效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