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平肝息風藥羚羊角的藥理作用

效用

[性味] 鹹、寒。

[功用] 清熱鎮痙,平肝熄風,解毒消腫。(熄風止痙 清肝明目清熱解毒)

[主治] 高熱神昏、譫語發狂、驚癇抽搐、目赤腫痛等症。

[用量] 1g~5g。

[禁忌] 肝經無熱者不宜。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羚羊角外皮浸出液能降低小鼠的朝向性運動反應,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 可加速巴比妥及乙醚麻醉的開始速度,顯著降低對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寧、電休克的敏感性, 但不導致肌肉鬆弛.羚羊角煎劑10g/kg 給小鼠灌服,能顯著降低咖啡因所引起的驚厥率和加快其恢復率, 使死亡率降低.

給小鼠腹腔注射羚羊角醇提取液10g/kg、水煎劑2g/kg、水解液80mg/kg , 均能延長硫噴妥鈉的睡眠時間.小鼠腹腔注射羚羊角注射液80mg/kg,亦能延長戊巴比妥鈉的睡眠時間.

2、解熱作用 羚羊角煎劑對傷寒、副傷寒甲乙三聯菌苗引起發熱的家兔有解熱作用, 灌胃後2小時體溫開始下降,6小時後逐漸恢復.

3、降壓作用 用羚羊角醇提取液1g/kg 給麻醉犬或貓靜脈注射, 可使血壓降低.給清醒大鼠應用羚羊角製劑1g/kg,亦有明顯的降壓作用.

4、其他作用 羚羊角酶、酸水解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流感桿菌、乙型鏈球菌及流感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羚羊角外皮浸出液, 能增加動物對缺氧的耐受能力,有鎮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