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們非常喜愛吃一些美味的食物,而傳統的美食始終是人們不可缺少的選擇,例如,粽子就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美食,其文化底蘊非常豐厚,是人們千百年來紀念屈原的方式之一,粽子的口味獨特,可以任由人們調製,而粽子用什麼米做比較好呢?下面就來看看講解吧。
我們都知道做粽子所用的都是糯米,而糯米的品質也會有所不同。糯米具有很好的粘性,煮熟後,可使粽子也具有很好的粘性,而且糯米還比較香甜,具有嚼勁。所以,在做粽子之前,先選擇品質較好的糯米,其中圓粒糯米會比長形的糯米更具有粘性和糯性。包粽子的葉子是粽葉。
除了白糯米,我們還可以選擇天然染色的五色米泡制方法同白色糯米一樣,要泡一夜為好。其中,黑色糯米,是用楓葉及其嫩莖之皮,放在臼中搗爛,稍為風乾後浸入一定量的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後,把葉渣撈出濾淨,即取得黑染料液。黑染料汁要放入鍋中用文火煮至五六十攝氏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即可得到黑色糯米。
黃色糯米,可用黃花或黃梔子、黃羌等植物的果實、塊莖提取。將黃花煮沸,或將黃梔子搗碎放入水中浸泡,即得到黃橙色的染料液。也可用黃羌掏爛後與糯米拌均用力搓,可得黃色的糯米。
紫色糯米是用同一品種而葉狀不同的紅蘭草經水煮而成。葉片稍長,顏色稍深,煮出來的顏色較濃,泡出來的米即成紫色。
紅糯米,以水稻和高粱雜交而成,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其鈣、鋅、鎂、鐵等有益礦物質是普通稻米的9~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