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血與靜脈血的區別
血液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保證人的各項身體機能能夠正常進行的重要液體。血液一般被分為靜脈血與動脈血兩種,這兩種血液有其各自的特點,在人體中處於不同的位置,且兩種血液的功能以及作用也是不同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動脈血與靜脈血以及兩種血液的區別。
一、動脈血簡介
動脈血是在體循環(大循環)的動脈中流動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環(小迴圈)中從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靜脈中的血液。動脈血含氧較多,含二氧化碳較少,呈鮮紅色。由於是剛從心臟發出的,因而動脈血管壁承受血壓較高。動脈血是肺泡中的氧氣到身體其它組織的運輸載體(準確來說應該是動脈血中紅細胞的血紅蛋白是載體)。當經過其它組織將氧氣吸收並將二氧化碳釋放時,動脈血就會轉變為靜脈血。
二、靜脈血簡介
靜脈血是在體循環(大循環)的靜脈中流動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環(小迴圈)中從右心室流到肺動脈中的血液。血液中含較多的代謝廢物的血液,呈暗紅色。如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質。
注意並不是靜脈中流的血就一定是靜脈血,動脈中流的就一定是動脈血,因為肺動脈中流的是靜脈血,肺靜脈中流的是動脈血。
三、動脈血和靜脈血的區別
動脈血和靜脈血是按照血液中氧氣的含量來確定的。血紅蛋白與氧結合,這時的血液就是動脈血。血紅蛋白與氧分離,這時血液中的含氧較少,顏色暗紅,這樣的血脈就是靜脈血。動脈血和靜脈血的判斷與血管以及血液內的營養物質無關。動脈內流的血不一盯是動脈血(如肺動脈內流靜脈血),靜脈內流的不一定是靜脈血(如肺靜脈內流的是動脈血)。動脈血中的營養物質含量不一定就比靜脈血中多,如流過小腸的靜脈血中含的營養物質就比動脈血中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