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肝腎益氣血的中成藥有哪些?
在生活中,經常會有人出現氣血不足的情況,尤其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氣血不足,氣血不足會導致人出現頭暈和疲倦症狀,整個人的精神活力會大大下降,比如早上起來的時候精神狀態就會很差,所以危害是非常大的,這時候可以多吃一些補氣血的食物,另外情況嚴重的可以吃一些中成藥。
補肝腎益氣血的中成藥:
血虛證有多種證型:①肝血虛:此為血虛證最常見的類型,表現為疲倦乏力、頭暈、眼花、指(趾)甲蒼白、毛髮乾枯、皮膚無光澤、肌肉酸痛、關節不利、失眠、多夢、心悸、婦女月經量少或閉經、舌淡苔白、脈虛弱等;②精虧血虛:因腎精虧損,精不化血所致,可見頭暈目昏,腰酸或婦女經閉、不孕,或男子精少等;③氣血兩虛:因脾胃不健,營養不良,以致氣血生化之源不足所致,可見體倦乏力、飲食減少、大便稀溏等。此外,若兼有心血虛者,可見失眠、心悸、健忘等。
血虛證與現代所稱的貧血相似。貧血有多種,最常見的是缺鐵性貧血。其症狀與肝血虛很相似。此外,還有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一般均可歸人血虛證。
補血首先是指補肝養血,因為中醫認為肝臟血的器官,脾胃之氣為生血之源;腎藏精,精可以化生為血;心主血的運行,心又藏神,也與血虛證有關。補血的中成藥較多,其功能、應用各有特點。具體應用時,鬚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
補肝養血類。本類中成藥以補血為主,有的兼有補氣的功能。適用于肝血虛的患者,有的可用於氣血兩虛的患者。常用中成藥有:
(1)四物丸(合劑):由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組成。有補血活血的功能。用於血虛血滯的月經不調、崩漏,亦用於貧血。口服,蜜丸,每次l丸;合劑,每次10~15毫升,每日2次。
(2)當歸補血沖劑:由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黨參、黃芪、甘草等組成。有補血益氣、調經的功能。用於貧血虛弱、月經不調。口服,每次10克,每日2~3次。
(3)養血飲口服液:由當歸、阿膠、鹿角膠、大棗、黃芪等組成。有補血益氣的功能,但以補血為主。用於氣血兩虛、崩漏下血,亦用於貧血、白細胞減少。口服,每次1支,每日2次。
(4)維血康糖漿:由熟地黃、何首烏、黑豆、硫酸亞鐵、黨參、山藥、陳皮、山楂等組成。有補益肝腎、養血健脾的功能,而以補血為主。用於精血虧虛、脾腎不足,症見面色萎黃、眩暈耳鳴等,缺鐵性貧血屬於此證者。口服,每次20毫升,小兒10毫升,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