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讓罐印告訴你身體哪裡出了問題

導語: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特別是注重養生。像針灸、拔罐風我國古代醫學也被人們作為一種養生之道。你會發現,特別是中醫拔罐已經悄然走近了人們生活,無論是在醫院治療還是在家庭保健。

據瞭解,罐印拔罐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著於皮膚,造成鬱血現象的一種療法。古代醫家在治療瘡瘍膿腫時用它來吸血排膿,後來又擴大應用於肺癆、風濕等內科疾病。

瞭解相關知識的人都知道,拔罐過後出現水泡,血點,瘀血等現象均屬正常反應。但是這些罐印卻又大學問。這些印記其實就是一種語言,來傳達人體的疾病所在。

不同罐印不同病症:

罐印發紫伴有斑塊,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症。

罐印呈散紫點,深淺不一,一般提示為氣滯血瘀之證。




淡紫發青伴有斑塊,一般以虛症為主,兼有血瘀,如在腎俞穴處呈現,則提示腎虛,如在脾俞部位則系氣虛血瘀。此點常伴有壓痛。

罐印鮮紅而豔,一般提示陰虛、氣陰兩虛。陰虛火旺也可出現此印跡。

罐印呈鮮紅散點,通常在大面積走罐後出現,並不高出皮膚。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則預示該穴所在臟腑存在病邪。(臨床中有以走罐尋找此類紅點,用針刺以治療疾患的。)

罐印灰白,觸之不溫,多為虛寒和濕邪。

罐印表面有紋絡且微癢,表示風邪和濕症。

罐體內有水氣,表示該部位有濕氣。




罐印出現水泡,說明體內濕氣重,如果水泡內有血水,是熱濕毒的反映。

拔罐區出現水泡,水腫水氣過多者,揭示患氣證。

出現深紅、紫黑或丹痧,或觸之微痛兼見身體發熱者,提示患熱毒證,身體不發熱者,提示患淤證。

皮色不變,觸之不溫者,提示患虛證。

所以,已經拔罐或要去拔罐的朋友們,拔罐完後仔細看看,儘早發現自己的病症以及早治療為好。

另外,醫生提醒,拔罐雖然對身體健康又很多益處,但是也是因人而異的。因此,貼別提醒患有心臟病、血友症的患者,以及四個月以上之孕婦、六歲以下之兒童及七十歲以上之老人患者切勿輕易嘗試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