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藥的用途和好處

現在的人們經常發生疾病的問題,因為身體體質是比較虛弱的。所以大部分人應該會選擇使用中藥進行治療,因為中藥沒有任何副作用,而且經常服用也不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那么有人喜歡使用中藥治療疾病,當然有人也會相反,所以中藥的用途和好處有哪些呢?

常用中藥功效之芳香化濕藥:

蒼術:辛苦溫,歸脾胃經。燥濕健脾,祛風濕。

厚樸:苦辛溫,歸脾胃肺大腸經。行氣燥濕,消積平喘。

藿香:辛微溫,歸脾胃肺經。化濕解暑止嘔。

砂仁:辛溫,歸脾胃經。化濕行氣,溫中安胎。

白豆蔻:辛溫,歸肺脾胃經。化濕行氣,溫中止嘔。

草果:辛溫,歸脾胃經。燥濕、溫中、截瘧。

佩蘭:辛平,歸脾胃肺經。化濕解暑。

常用中藥功效之利水滲濕藥:

茯苓:甘淡平。歸心脾腎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澤瀉:甘淡寒。歸腎膀胱經。利水滲濕,瀉熱。

薏苡仁:甘淡微寒,歸脾胃肺經。利水滲濕,健脾除痹,清熱排膿。

豬苓:甘淡平,歸腎膀胱經。利水滲濕。

車前子:甘寒,歸腎肝肺經。利水通淋,滲濕止瀉,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滑石:甘淡寒,歸胃膀胱經。利水通淋,清解暑熱,祛濕斂瘡。

海金砂:甘寒,歸膀胱小腸經。利尿通淋。

石韋:苦甘微寒,歸肺膀胱經。利水通淋,清肺止咳。 苦微寒,歸肝胃經。利濕去濁,祛風除濕。 苦微寒,歸膀胱經。利尿通淋,殺蟲止癢。

瞿麥:苦寒,歸心小腸膀胱經。利水通淋,活血通經。

茵陳蒿:苦微寒,歸脾胃肝膽經。清利濕熱,利膽退黃。

金錢草:甘淡微寒,歸肝膽腎膀胱經。除濕退黃,利水通淋,解毒消腫。

木通:苦寒,歸心小腸膀胱經。利水通淋,瀉熱通乳。

通草:甘淡微寒,歸肺胃經。清熱利水,止癢。

地膚子:苦寒,歸膀胱經。清熱利水,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