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草藥馬齒莧

馬齒莧是一種很多人都喜歡吃的食物。這種食物的營養價值還是比較高的,當然,除了有一定的營養價值之外,馬齒莧還有著一定的藥物價值,可以與多種藥材一起使用制作中藥藥方,來治療人體存在著的多種問題。那么,馬齒莧的藥理作用以及藥用價值有哪些呢?下面將對此進行介紹!

一、藥理作用

1、本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樣物質,故能促進上皮細胞的生理功能趨于正常,并能促進潰瘍的愈合。

2、抑菌:馬齒莧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均有抑制作用;對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3、馬齒莧對血管有顯著地收縮作用,此種收縮作用兼有中樞及末梢性。

4、馬齒莧對豚鼠、大鼠及兔離體子宮均有興奮作用,對兔在體子宮亦可引起收縮。

5、本品對家兔有降壓、利尿及加強腸蠕動作用。

二、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用于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急性闌尾炎,乳腺炎,痔瘡出血,白帶;外用治疔瘡腫毒,濕疹、帶狀皰疹。

三、復方

1、細菌性痢疾,腸炎:①馬齒莧(鮮草)1.5斤。先經干蒸3~4分鐘,搗爛取汁150毫升左右。每服50毫升,每日3次。②消痢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4~6片,兒童酌減。

2、產褥熱:馬齒莧4兩,蒲公英2兩。水煎服。

3、淋巴結結核:馬齒莧6兩(細粉),豬板油8兩(凈油),蜂蜜8兩,將馬齒莧洗凈,用開水略燙撈出曬干。用鐵鍋將馬齒莧炒炭存性,研細粉,豬板油燒熱后放馬齒莧,用鐵勺不斷攪拌均勻,片刻即冒白煙,此時將鍋端下,放入蜂蜜攪拌成糊狀,鍋內有沸起現象,冷后即成軟膏。用藥前先將患處用淘米水(用冷開水淘米)洗凈,然后按瘡口大小攤成一貼小膏藥貼于患處,再用紗布固定,每2天換1次,以愈為度,不可間斷。

4、急性闌尾炎:馬齒莧、蒲公英各2兩,水煎2次,濃縮為200毫升,2次分服。

5、產后出血、剖腹產、刮宮等子宮出血及功能性子宮出血:馬齒莧注射液,肌肉注射或直接子宮注射,每次2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