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痙攣吃什么藥?
腦痙攣是醫學上十分常見的一種人體顱內疾病,患有腦痙攣就會容易導致出現頭暈,或者是頭疼等現象,同時也會容易導致出現腦出血的現象,對身體的危害非常大,而患有腦痙攣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可以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食物來進行緩解,平時多注意休息。
腦痙攣吃什么藥?
如果腦血管痙攣一般出現會頭暈。頭痛等等,這個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一些藥物進行治療的,主要是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解痙的藥物。平時在生活方面要注意多喝水,多吃青菜和水果,不要吃生冷辛辣的食物,三餐要規律,避免暴飲暴食。
腦痙攣
腦血管痙攣是指由各種原因,使供應腦部的動脈血管壁受到刺激,引起致血管痙攣,使腦血流量減少,而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癥狀
腦血管痙攣癥狀與痙攣部位、痙攣時間的長短、病情輕重有關。常見的腦血管痙攣癥狀有:
劇烈頭痛,眩暈,耳鳴,一過性失明,語言障礙,口眼歪斜,一側肢體麻木或行動障礙等;痙攣時間短的,癥狀較輕,或無明顯癥狀。
引起原因
1)頸內動脈或椎-基底動脈系統的動脈硬化斑塊,使血管腔狹窄和出現血流渦流,刺激血管壁致血管痙攣,引起腦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2)持續的高血壓,可引起腦血管痙攣,或高血壓腦病;
3)蛛網膜下腔出血時,可引起廣泛的和局部性的腦血管痙攣。
因蛛網膜下腔出血或高血壓腦病引起者,應及早住院治療;
尼莫地平能選擇性擴張腦血管,緩解腦血管痙攣。盡早應用尼莫地平治療,可減少相關的神經功能缺損,重者應10mg~20mg,靜,1mg/小時,連續14天;或
尼莫地平20~40mg,每日3次;氟桂利嗪(西比靈)5~10mg 日1 次睡前服。
腦血管痙攣(cerebral angiospasm)是指頸內動脈或椎-基底動脈系統的動脈硬化斑塊使血管腔狹窄和出現血流渦流。當渦流加速時,刺激血管壁致血管痙攣而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旋渦減速時癥狀消失。但一些學者認為由于腦血管結構的特殊性,不易發生痙攣。不過多數學者認為血管痙攣無疑可以發生于頸內動脈與腦底動脈環,腦血管造影可見大動脈痙攣;蛛網膜下腔出血可引起廣泛的和局灶性腦血管痙攣;腦部手術時對腦的大動脈進行操作時,可見動脈的管徑顯著變細。因此在持續的高血壓、局部損傷或微粒子的刺激下也可引起腦動脈痙攣,和導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