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食欲減退、上腹疼痛、失眠...用這幾招對付慢性胃炎

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加上很少運動,慢性胃炎正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人。其表現主要為口苦、食欲減退、無規律性的上腹疼痛,大便不暢、失眠,在疾病后期常出現乏力、短氣、厭食、形體消瘦、貧血、長期腹瀉等。因此必須重視慢性胃炎的治療與預防,以下介紹幾個調理慢性胃炎的中醫妙招:

藥膳食療法

生姜和胃茶

生姜3片、紅茶適量,共置茶杯中、以沸水沖泡3~5分鐘;趁熱頻飲、一日1~2劑。

可散寒止痛、溫胃降逆。適用于胃脘冷痛的調治。

生姜和胃茶

健脾消食蛋羹

雞內金30克,山楂20克,山藥、茯苓、蓮子、麥芽各15克,共研細末,備用。每次取5克,加雞蛋1枚、清水適量調勻蒸熟,加適量食鹽或醬油調味即可。隨意食用,1日1~2次。

可補脾益氣、消食開胃。適用于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所致納呆納差、脘腹脹悶、噯腐吞酸、嘔吐泄瀉、大便溏瀉的調治。

健胃消食蛋羹

溫中健胃餅

山藥、白術、茯苓各60克,干姜30克,陳皮15克,共研為細末,加胡椒粉適量,加面粉和面,攪拌均勻后做成小餅,置烘箱內烘熟,隨意食用。

可以溫中散寒、健胃補虛。適用于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潰瘍病所致脘腹隱痛、食少便溏的調治。

溫中健胃餅

中醫按摩法

按摩腹部

坐位或仰臥位,搓熱雙手,兩手重疊置于腹部,先用掌心繞臍沿順時針方向由小到大轉摩20~30次,再逆時針方向由大到小繞臍轉摩20~30次,此為“摩腹”。

若摩腹稍加用力,將力氣透過皮膚而直貫肌肉及胃腸者,則為“揉腹”,適合飯后進行。摩揉腹部不僅可促進胃腸蠕動,而且還能增進腹腔及其胃腸道血液循環,所以可防治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等胃腸疾病。

點揉中脘穴

坐位或仰臥位,用食指或中指點揉中脘穴(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中點處),持續約1分鐘。或取仰臥位,將右手掌心重疊在左手背上,左手的掌心緊貼于中脘穴上,適當用力揉按30~50次。

具有健脾益胃、調理中焦、降逆和胃的作用。適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潰瘍病、胃下垂、消化不良以及便秘的預防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