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多長時間出結果
在體檢和很多疾病的化驗當中,都需要進行血常規的檢查。根據檢查項目的不同,所需要的血液數量也是不同的。從血液當中,根據各種數值的變化,醫生可以看出很多的問題。那么,血常規多長時間出結果呢?一般來說,醫院血常規的檢查,需要半天的時間。也就是上午抽血,下午出結果。
血常規是指通過觀察血細胞的數量變化及形態分布從而判斷血液狀況及疾病的檢查,隨著檢驗現代化、自動化的發展,現在的血常規檢驗是由機器檢測完成的。血常規檢查包括有紅細胞計數(RBC)、血紅蛋白(Hb)、白細胞(WBC)、白細胞分類計數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為三大系統,即紅細胞系統、白細胞系統和血小板系統。
血常規中的許多項具體指標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標,對機體內許多病理改變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診斷參考價值,許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時可以做血常規檢查對其進行輔助診斷。此外,血常規檢查還是觀察治療效果、用藥或停藥、繼續治療或停止治療、疾病復發或痊愈的常用指標。
【臨床意義】
(1)生理性變化①增多見于精神因素(沖動、興奮、恐懼、冷水浴刺激,均可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導致)、紅細胞代償性增生(氣壓低,缺氧刺激;長期多次獻血)。②減少見于妊娠、6個月~2歲嬰幼兒生長發育迅速,造血原料相對不足、某些老年人造血功能減退。
(2)病理性增多見于頻繁嘔吐、出汗過多、大面積燒傷、血液濃縮,慢性肺心病、肺氣腫、高原病、腫瘤以及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
(3)病理性減少①紅細胞生成減少,見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壞增多,見于急性大出血、嚴重的組織損傷及血細胞的破壞等;③合成障礙,見于缺鐵、維生素B12的缺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