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紫鴨跖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廣西中藥志》

【拼音名】Zǐ Yā Zhí Cǎo

【英文名】Herb of Virginia Spiderwort

【別名】血見愁、鴨舌草、本山金線連、鴨舌黃

【來源】

藥材基源:為鴨跖草科植物紫露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adescantia virginiana L.

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收, 洗凈, 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紫露草, 一年生草本, 高20-50cm。 莖稍肉質, 多分枝, 紫紅色, 下部匍匐狀, 節上生根, 上部近直立。 葉互生, 無柄;葉狀披針形或條形, 長6-13cm, 寬6-10mm, 先端漸尖, 基部鞘狀抱莖, 鞘口有白色長睫毛, 全緣, 上面暗綠色, 下面紫紅色。 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 具花梗;苞片線狀披針形, 長約7mm;萼片3, 綠色, 卵圓形, 宿存;花瓣3, 花藍紫色, 花瓣3, 廣卵形;雄蕊6, 2個發育, 3個退化, 另有1個花絲短而纖細, 無花藥;發育雄蕊花絲有毛;子房上位, 3室, 花柱累贅, 柱頭頭狀。 蒴果橢圓形, 有3條棱線。 種子小, 三棱狀半圓形, 淡棕色。 花期6-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我國庭園和溫室有栽培。

資源分布:原產北美。

【性味】淡;甘;涼

【歸經】心;肝經

【功能主治】解毒;散結;利尿;活血。

主癰瘡腫毒;瘰疬結核;毒蛇咬傷;淋證;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 鮮品30-60g。 外用:適量, 搗敷;或煎水洗。

【注意】孕婦忌服。

【附方】①治癰疽腫毒: 鮮紫鴨跖草、仙巴掌搗敷。 (《泉州本草》)②治腹股溝或腋窩結核: 鮮紫鴨跖草二兩。 清水煎服。 或加仙巴掌合煎。 (《泉州本草》)③治蛇泡瘡: 紫鴨跖草葉, 煎水洗。 (《廣西中藥志》)④治諸淋: 鮮紫鴨跖草一至二兩。 臺冰糖煎服。 《泉州本草》)

【各家論述】

1.《廣西中藥志》:活血, 止血, 解蛇毒。 治蛇泡瘡, 瘡瘍, 毒蛇咬傷, 跌打, 風濕。

2.《泉州本草》:利水退癀, 散結敗毒。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