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小傷口 直接露著比包扎好

◎傷口愈合期 小心手抓引起感染

“手上、胳膊上、腿上磕碰出傷口對于調皮的孩子們來說是常事, 如果傷口不大的話, 就不需要包扎吧。 ”很多家長詢問。

對此, 鄭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特勤大隊主任燕重遠主任介紹, 要分情況而定。 如果皮膚破損程度不大, 只是小的擦傷、裂傷或輕度的燒燙傷, 可以直接暴露傷口;如果受傷部位在顏面部, 一般也應直接暴露傷口。 如果孩子受傷的是手掌、腳部等易摩擦的部位, 或傷口較深, 而小孩又比較好動, 家長沒有太多時間照顧的話, 建議用消毒紗布包扎傷口。

有些孩子在傷口愈合后期會出現搔癢,

于是忍不住去抓傷口, 結果引起傷口出血或造成傷口延遲愈合, 甚至繼發傷口感染而出現較明顯的疤痕形成。 除了勤換敷料、及時清除痂皮外, 也可以用外用消毒水如酒精、碘伏涂擦傷口,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搔癢。

◎急救課堂 傷口不同?處理方法不同

燕重遠主任介紹, 兒童常見的皮膚損傷主要有擦傷、割傷、裂傷、刺傷、砸傷、擠傷和燒燙傷等, 根據不同的皮膚破損部位和程度, 應采取的處理方式也各有不同。

擦傷

擦傷只是表皮受傷, 傷勢一般比較輕微。 對于很淺、面積較小的傷口, 可用碘伏、酒精涂抹傷口周圍的皮膚, 然后涂上抗菌軟膏, 或暴露, 或用干凈的消毒紗布包扎好, 小的創口也可貼上創可貼。

如果擦傷面積大、傷口上沾有污物, 則必須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 如果沒有生理鹽水, 可用清水沖洗干凈傷口, 然后用碘伏涂抹傷口及周圍組織, 再涂上抗菌軟膏。

裂傷

小的裂傷, 如果無明顯出血, 傷口干凈, 可以外涂碘伏, 然后用消毒紗布包扎或貼上創可貼。 至于有明顯出血的大的裂傷、割傷或是臉上的傷口, 按上述方法初步處理后還應及時到醫院外科門診就診, 盡早進行清創縫合, 以減少感染發生的機會。

砸傷或擠傷

如果孩子被重物砸傷或擠傷后, 只出現輕度的皮膚紅腫疼痛, 并無皮膚破損, 可先觀察, 暫時不需處理。 如果砸傷后出現皮膚破損, 可按擦傷進行處理;如果出現皮膚淤紫、破裂甚至疼痛劇烈等重度砸傷和擠傷,

則建議盡快到醫院就診。

刺傷

孩子被細長的玻璃片、針、釘子、刺刀、木刺等所刺后留下的傷口一般較小且較深。 有感染破傷風的風險, 因此應盡早到醫院處理。

送孩子去醫院前, 父母可先做一些簡單的處理。 如果沒有刺傷物, 可以首先擠壓傷口, 讓它流出一些血液, 再外用雙氧水、生理鹽水沖洗, 然后外涂碘伏。 如果仍有殘留的刺傷物, 可以用消毒后或火燒后的鑷子取出, 再按上述方法處理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