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有些走路姿勢 小心傷了寶寶

一般來說, 寶寶到了13個月的時候, 已經開始能夠搖搖晃晃地自己走路啦。 到了十五個月的時候, 大部分寶寶都能夠依靠一些支撐物自己行走啦。 但是學走路絕對不僅僅是學會走路那么簡單哦, 父母也要注意寶寶的走路姿勢, 否則錯誤的姿勢可是會傷害到寶寶的身體健康哦!

1.走路跌跌撞撞

跌跌撞撞是每個寶寶學習走路的過程中都會經歷的階段, 而要孩子能夠完全地控制好自己的腳步, 需要的時間長達5個月左右。 但是如果寶寶在應該能夠控制自己腳步的時候仍然還是跌跌撞撞就要十分注意啦。 因為這個時候的跌跌撞撞會導致寶寶跌倒、擦傷皮膚等, 而且也反映出孩子可能存在骨骼發育問題。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應該要注意讓寶寶多多鍛煉, 盡可能多地參加戶外活動, 讓孩子增加鍛煉的機會。 但是如果過了一段時間情況還是沒有改善,

就要注意孩子的骨骼是否存在一些問題, 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治療。

2. 走路內八或外八


走路的時候, 腳的前進方向和腳的長軸方向是存在一個夾角的, 一般來說, 在5-10度的范圍內, 這都是比較正常的。 但是, 如果少于這個范圍, 就是內八字, 而相應的,

大于這個范圍就是外八字。

從中醫理論來說, 外八字走路會阻礙大腦的血液供應, 而內八字走路會影響到身上很多器官的經絡, 造成脊柱周圍的血氣不暢, 也會影響到大腦血液的循環。

如果孩子在八歲之前出現這些情況, 爸爸媽媽們可以不用太過于擔心。 但是等到了八歲以后還是如此, 可能就需要到醫院進行體格檢查, 以確認是否會引起功能障礙或者影響到美觀。

3.走路鴨子步


有一些寶寶走路會像鴨子一樣, 搖搖擺擺的, 兩條腿就像是拖著往前走一樣。 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存在, 可能是因為孩子有扁平足。

扁平足的寶寶走路和站立的時間都不能很久, 這樣就相應地導致了孩子的運動量不會很大, 因此孩子的身高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一般來說, 6歲以前的孩子存在扁平足, 還是比較正常的, 因為他們腳底的肌肉.還不足夠發達。 而隨著不斷地運動, 腳底的弧度也會慢慢形成, 而鴨子步也相應的就會消失啦。 但是也有的孩子是因為腳底的肌肉張力不夠,

情況一直沒有改善, 這樣就要即刻帶著孩子去看醫生。

爸爸媽媽們可以讓孩子蹬蹬三輪車或者是兩輪的兒童車, 這樣對于孩子足弓的形成是有幫助的。 但是如果孩子在6歲以后仍然走路像一只可愛的小鴨子, 就要多加注意啦, 最好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