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踏實,動脈易硬化
西班牙國立心血管研究中心最近公佈了一項新研究成果, 睡眠不足6小時或夜間多次醒來, 與無臨床症狀的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增加有關, 若放任其發展, 逐漸變硬變窄的動脈就會引發嚴重心腦血管事件。
研究人員選取了3974名平均年齡為46歲的健康中年人, 讓他們在腰部佩戴活動監測儀, 連續記錄7天的睡眠品質。 根據“碎片化”睡眠的比例, 他們被分為5組, 其中4組是根據每晚平均睡眠時間分類:少於6個小時(非常短)、6~7個小時(短)、7~8個小時(參照組)和超過8個小時(長)。 隨後, 研究人員用三維超聲對他們下肢動脈和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進行評估。
在調整了常規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和潛在的混雜因素(包括年齡、性別、中高強度的體育活動、BMI指數、吸煙狀況、飲酒、血壓、教育程度、血糖水準、總膽固醇、每日總熱量消耗、婚姻狀況、壓力和抑鬱評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風險)後, 睡眠非常短的人患上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比參照組高出27%。 研究者認為, 夜間睡眠不足或容易中斷, 以及睡眠時表現出焦躁不安, 都應被視為動脈阻塞或狹窄的風險因素。 ▲
(蔡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