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健康

電腦躁狂癥正在潛滋暗長

白領長時間的電腦操作形成“非此即彼”的思維定式, 不習慣與人達成妥協和諒解, 喪失自信, 身心疲憊, 以致工作難以展開, 易患電腦躁狂癥。 緩解方法:1、做好自我心理調整, 及時糾正思維方式;2、積極處理好人際關系, 尤其與同事的關系。

據調查, 電腦躁狂癥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電腦躁狂癥是因電腦發生故障引起操作者產生焦躁不安、精神緊張等癥狀的一種心理疾病。 病發時, 患者會向電腦發泄怒火, 甚至會不問緣由地將不滿情緒發泄在不相干的人身上。 事發之后, 大多數人能意識到自己的過錯,

而為此追悔莫及, 但發作時無法自控。

另外有少部分人發作時會突然感到口干舌燥、精神緊張恐慌, 頭腦一片空白, 本該輕易解決的小問題卻不知所措, 突然間不明白該怎樣下手。 英國一家調 查公司對1250名上班族進行的調查表明, 電腦躁狂癥已經在英國蔓延, 80%的人表示, 曾經見過同事對電腦大發脾氣, 進而“拳打腳踢”, 甚至摔打鼠標或鍵 盤;年輕的上班族普遍有對電腦“訴諸武力”的傾向, 25歲以下的電腦族中, 約有15%的人表示, 曾經因電腦壞掉而產生向同事發泄或者破壞公司設備的沖動。

事實上, 電腦躁狂癥是神經官能癥的一種。 城市人因為生活壓力大、工作節奏快等原因, 患神經官能癥的比例很高, 而且此病往往與抑郁情緒并存。

這提 醒經常和電腦打交道的人們, 要學會排解壓力, 放松心情, 多做些運動或娛樂緩解過度緊張的肌肉和神經;要勞逸結合, 在連續注視電腦屏幕一個小時后就應休息一 下;工作中不要過度依賴電腦, 要將資料備份以防丟失, 這樣一旦電腦壞了, 就不會讓自己的情緒驟然失控;生活中也不要把自己全拴在電腦上, 和朋友一起娛樂要 比和電腦一起娛樂好得多;必要時向心理醫生求助。

小編編后語:電腦躁狂癥的出現, 提醒現代人必須正確對待人與電腦等高科技產品的關系, 正視科技帶來的負面效果, 否則便會陷入另一種身份危機:到底是我控制電腦, 還是電腦控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