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這東西長得像燈籠,小時常當零嘴吃,卻不知是治咽炎的好藥!

這種植物, 結的果實很個性, 就像燈籠樣, 這種草, 它有很多名字, 其中它的一個名字叫燈籠草, 而另一個名字卻較紅姑娘。 這種草在農村太常見了, 結的果實, 熟了以後可以吃, 味道有點酸, 吃著不太好吃, 看個人口味吧。 小時候非常喜歡拿著裡面的果實當零嘴吃。

不管是燈籠草也好, 還是紅姑娘也好, 這都是它的小名, 學名酸漿, 酸漿草是茄科植物酸漿屬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 大多生章於村旁、路邊、曠野、山坡及林緣等處, 但如果也有人栽培這種植物。 一般在夏、秋季的時候, 酸漿果就成熟了。

酸漿的作用雖然不少, 但是它的功效中最為獨特的大概是清肺止咳和治療清利咽喉。 在《本草綱目》中記載, 酸漿“利濕除熱, 除熱則清肺止咳, 利濕放能化痰、治疸”。 而在《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 酸漿“主治雖夥, 惟咽喉是其專治, 用之功最捷”。

下面給小夥伴說個燈籠草的民間方子,

對於治療慢性咽炎有比較好的效果。

製作:將燈籠草洗乾淨, 濾盡水分, 涼幹。 取一潔淨玻璃瓶, 先在瓶底撒一層鹽, 放上燈籠草, 再撒一層鹽, 以此類推, 直至最上層, 撒一層厚一點的鹽。 封裝, 放置陰涼處。 一段時間後, 待燈籠草已經入鹽了, 就可以使用。

用法:取一顆含服, 每次3-5顆, 每日3-4次。

主治:咽喉腫痛, 扁桃體炎, 風熱咳嗽。 如果是病症初起, 及時服用, 一兩次即可見效。 症狀嚴重者, 多次服用, 必可大大緩解甚至根除咽炎。 注意, 一般孕婦、產婦是不建議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