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糖尿病前期人群並非不可逆轉

市民向醫生諮詢糖尿病情況。 劉秋宜 攝

提高居民保健意識是控制糖尿病發病率的重要任務。 曾亮超 攝

據統計, 201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共4.15億人,

其中, 中國糖尿病發病率迅速增長, 患者數量位居全球首位, 達到了1.096億。 由於糖尿病知識普及不夠, 對於這個“甜蜜的殺手”, 我國公眾認知誤區還真不少。

中國糖尿病嚴峻的流行現狀、未診斷人群比例高、大量的糖尿病高危人群都提示在糖尿病的預防中, 普及糖尿病基本知識, 提高居民保健意識是控制糖尿病發病率的重要任務。

清遠一醫院內分泌科專家認為, 糖尿病是一種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代謝性疾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能預防、延緩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 甚至能逆轉許多糖尿病前期人群。

清遠市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

最新資料顯示, 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已達1.14億, 約占全球糖尿病人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

2型糖尿病患者占93%—95%。 而每個患者的病種、疾病特點、家庭環境、治療時的狀況和期望值都不盡相同, 估計到2030年全球將有近5.5億糖尿病患者。 2011年全球共有460萬人死于糖尿病, 當年糖尿病的全球醫療花費達4650億美元。

最近10年, 糖尿病流行情況更為嚴重。 2002年全國營養調查的同時進行了糖尿病的流行情況調查, 18歲以上的城市人口的糖尿病患病率為4.5%, 農村為1.8%。 2007至2008年, 全國14個省市進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學調查。 通過加權分析, 考慮性別、年齡、城鄉分佈和地區差異的因素後, 估計我國20歲以上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為9.7%。 2010年中國國家疾病控制中心和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調查了中國18歲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情況,

再次證實我國可能已成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數最多的國家。

“清遠屬於經濟後發地區, 之前糖尿病不算太突出,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清遠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 ”清遠市一醫院內分泌科專家李醫生告訴記者。

老年人比年輕人患病率高10倍

據悉, 在短期內糖尿病患病率急劇增加可能有多種原因。 其中就包括城市化和老齡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 中國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比例已從2000年的34%上升到2006年的43%。 60歲以上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增加, 2000年為10%, 到2006年增加到13%。 2007至2008年調查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 比20~30歲人群患病率高10倍。 在調整其他因素後, 年齡每增加10歲糖尿病的患病率提高68%。

“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也是重要原因。

”李醫生詳細介紹說, 城市化導致人們生活方式發生巨大改變, 人們出行方式已經發生很大改變, 我國城市中主要交通工具進入了汽車時代。 人們每天的體力活動明顯減少, 但熱量的攝入並沒有減少, 脂肪攝入在總的能量攝入中所占比例明顯增加。 在農村, 隨著農業現代化, 人們的勞動強度已大幅降低。 同時, 生活節奏的加快也使得人們長期處於應激環境, 這些改變可能與糖尿病的發生密切相關。 此外, 肥胖和超重的比例增加、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增加等也是原因之一。

專家認為, 中國糖尿病嚴峻的流行現狀、未診斷人群比例高、大量的糖尿病高危人群都提示在糖尿病的預防中, 普及糖尿病基本知識,

提高居民保健意識是控制糖尿病發病率的重要任務。

■提醒

定時監測血糖很重要

專家提醒說,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能預防、延緩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 甚至能逆轉許多糖尿病前期人群。 “糖尿病前期人群可主要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進行干預, 換句話說, 就是管住你的嘴, 邁開你的腿。 ”

一是要合理飲食。 總熱量的攝取不要太高, 多吃低熱量、低脂肪、低蛋白、高纖維的食品;改變不規律的作息, 尤其是頻繁熬夜應酬、暴飲暴食。

二是要合理運動。 慢性、有氧和持續的運動對糖尿病的預防最有益。 每天進行30分鐘輕微出汗的有氧運動, 能夠減輕體重。 如果單靠改善生活方式干預無法控制病情, 應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

專家還提醒說, 糖尿病的高危朋友們即使在空腹的情況下檢查身體, 血糖都正常也不可以高枕無憂, 原因是我們國家大多數以粥、粉、面、飯等富含澱粉質食物為主食, 所以餐後血糖升高的情況居多。 所以, 不可以掉以輕心, 監測餐後血糖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