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

戶外徒步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

導語:徒步旅行沿途飽覽沿途山川秀色美景、領略他鄉異地風土人情、增長知識、陶冶情操, 還可鍛煉身體、磨煉意志, 別有一番情趣, 是乘坐交通工具走馬觀花式的旅行所不能替代的, 但徒步旅行中遇到問題你知道該如何解決嗎?

生火問題

出行時要攜帶一種一個以上的火源, 如:打火機(多種類型)、火柴、火鐮等。 有條件最好攜帶野營爐頭、氣罐或者燃料罐。 在營地生火時要留意營地是否是禁火區, 不然除了生存需要不要違規。 生火前先準備些乾燥的細柴禾(比筷子略細), 放在用石頭堆好的灶底, 再往上面架粗的柴禾, 點燃細木用嘴使勁吹, 就可以把火吹燃。 當下雨或柴禾較濕時, 可劈開粗木從中間取幹木, 砍細後作引火柴(此時需砍刀或其他工具)。

提示:

1)看好風向, 不要把火堆放在帳篷的上風處, 並與帳篷保持一定距離

2)離開時用水和土石壓蓋將火滅掉,

並一定檢查火是否確實熄滅

露營問題

尋找安全、避風、乾燥、平整的高處紮營。 此時要注意周圍的環境, 如:是否有落石滾石、風向如何、有無動物巢穴、蜂巢等。 儘量不要在河畔紮營, 除非確定是枯水期, 水位不會變化。 營地不要緊靠水邊, 蚊蟲較多。

提示:

1) 營地周圍是否存在塌方、雪崩、山洪的危險

2)營地附近最好有水源, 取水方便

3)如需生火就要考慮附近有沒有柴禾

4)下雨或多雨季節, 視地形情況注意在帳篷四周挖好排水溝

5)風大時注意帳篷的抗風固定, 確定作好後再休息

6)睡前最好把貴重物品、衣物、食品放入帳內(假如帳內還有空間), 並準備好防身工具。



野外生物

出行時要準備清涼油、風油精、紅花油等藥物。 打綁腿可以有效防止螞蝗、蛇及其他生物對腿部的攻擊。 毒蛇大量出沒之地可以準備蛇藥。

提示:

1)遭遇大型野生動物(如:熊、豹、犀牛等), 切忌大聲尖叫和亂跑。 動物一般情況不會主動攻擊人類, 除非受到驚嚇而誤認受攻擊而反擊。 此時鎮定大概是唯一的法寶

2)世界上只有很少的毒蛇是好鬥並主動發起攻擊的, 除非你不小心踩到它, 也許它會憤而自衛

3)如不幸被毒蛇咬傷(無法判斷是否是毒蛇時當有毒處理), 除緊急處理外, 心理的平穩會將你的生存可能提高數倍。

營養補充

在較長時間的野外穿越中, 體力消耗大, 排汗多, 人體容易出現鹽份缺失、電解質失調、營養不足等現象, 那樣會嚴重影響體力和健康, 有時甚至是很危險的。 因此要及時補充。

提示:

1)攜帶牛肉幹、巧克力等高熱量和營養食品以備不時之需

2)攜帶維生素合成藥片, 每日一顆

3)每天要補充鹽份, 吃些含鹽食品, 如:榨菜等

4)果珍沖劑是不錯的電解質平衡飲料(當然還有許多類似沖劑), 平時在水壺中放一些隨時補充。



保暖問題

許多地區(如:沙漠、山區)晝夜溫差較大, 有的穿越海拔上升大也會出現幾個小時就有較大溫差(海拔上升溫度會下降, -6度/垂直1000M)。 注意保暖是必須的, 尤其是在大量出汗後和睡覺前。

提示:

1)對所到地區可能的最低溫度作好充分估計, 相應準備保暖衣物和選擇合適睡袋

2)當衣物被雨水或汗水打濕後, 熱量散發的速度是驚人的, 此時要儘快換上乾燥內衣。 有條件可選用coolmax等排汗快幹面料的內衣。

3)高寒地區則需要更專業的裝備和知識

其他有關問題

1)攀爬和下降除非萬不得已, 寧可繞行多走些路, 也不要嘗試危險的攀爬和下降, 特別是獨自一人穿越並負重時。 如必須攀降時, 應先卸下背負, 空身攀降, 然後用輔繩或帶子把裝備提吊

2)平衡在路經險境時(如獨木橋、涉水、崖邊等)應記住把背包的胸帶和腰帶鬆開, 以保證能及時迅速卸載而丟卒保車

3)夜路除特殊地區外(如沙漠)不要輕易冒險走夜路, 很多迷路都是發生在能見度很低的情況下, 而且夜路很容易造成失足。 當不得不走夜路時,有頭燈準備是最好的,手電筒會佔用一隻手,不利於平衡保護。

4)涉水在不明水深和水下情況時先不要冒然涉過,應儘量想法探明。有攜帶沙灘鞋的儘量不要光腳涉水,因為容易滑倒和紮傷,還要小心水中的石塊,它們常常是非常圓滑,一不小心就會失足。另外涉水前應對水的流速作好充分估計。

當不得不走夜路時,有頭燈準備是最好的,手電筒會佔用一隻手,不利於平衡保護。

4)涉水在不明水深和水下情況時先不要冒然涉過,應儘量想法探明。有攜帶沙灘鞋的儘量不要光腳涉水,因為容易滑倒和紮傷,還要小心水中的石塊,它們常常是非常圓滑,一不小心就會失足。另外涉水前應對水的流速作好充分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