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矮楊梅皮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ǎi Yánɡ Méi Pí

【來源】

藥材基源:為楊梅科植物云南楊梅的根皮、莖皮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yrica nana Cheval.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 剝取根皮和莖皮,

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常綠灌木, 高0.5-2m。 小枝較粗壯, 無毛或有稀疏柔毛。 葉革質或薄革質;葉柄長1-4mm, 無毛或有稀疏柔毛;葉片長橢圓狀倒卵形至短楔狀倒卵形, 長2.5-8cm, 寬1-3cm, 先端急尖或鈍圓, 基部楔形, 中部以上常有少數粗鋸齒, 成長后上面腺體脫落留下凹點, 下面腺體常不脫落, 無毛或有時上面中脈上有稀疏柔毛;葉脈在上面凹陷, 下面突起。 雌雄異株;雄花序單生于葉腋, 直立或向上傾斜, 長1-1.5cm;分枝極縮短而呈單一穗狀, 每分枝具1-3雄花, 雄花無小苞片, 有1-3枚雄蕊;雌花序基部具極短而不顯著的分枝, 單生于葉腋, 長約1.5cm, 每分枝通常具2-4不孕性苞片及2雌花, 雌花具2小苞片, 子房無毛。 核果紅色, 球狀, 直徑約1-1.5cm。 花期2-3月, 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500-3500m的山坡林緣及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貴州、云南。

【性味】酸;澀;性涼

【功能主治】澀腸止瀉;收斂止血;通絡止痛。 主痢疾;泄瀉;脫肛;崩漏;消化道出血;風濕疼痛;跌打傷痛;外傷出血;黃水瘡;疥癬;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泡酒, 9-15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