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哭丹的功效與作用
說到鬼哭丹有些人可能會感到很陌生, 實際上它是 一種中藥方劑。 今天大家就一起來聊聊鬼哭丹的功效與作用等相關小常識。
【處方】 人言1錢(研末), 新綠豆1兩(為末)。
【制法】 上攪勻, 以無根水搜為1丸, 如皂莢子大, 卻將黃丹為衣, 陰乾;小兒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瘧疾不問1日1發、間日1發或3日者, 多寒少寒, 多熱少熱, 頭疼, 渴欲飲冷者。
【用法用量】 臨發日5更, 用桃、柳枝露水送下。
【注意】 忌熱物半日。
【摘錄】 《普濟方》卷一九七引《本事》
【別名】 豉破丸
【處方】 白信石1錢(白砒霜者良, 不用黑者), 寒水石4錢。
【制法】 上藥各為細末, 取端午日3-5家粽角,
【功能主治】 瘧疾。
【用法用量】 大人只服5丸, 5歲後只3丸, 周歲以上只1丸, 瘧疾未發前, 五更東流水送下;水(鼻合), 鹽蒻燒灰, 調沸湯, 候冷吞下;食(鼻合), 茶蒻燒灰, 調沸湯, 冷吞下, 或冷臘茶清吞下;老(鼻合), 用半夏5粒, 生薑1大塊, 同擂自然汁吞下, 永遠不發。
【摘錄】 《普濟方》卷一六三引《經驗良方》
【處方】 川烏14個(生), 朱砂1兩, 乳香1分。
【制法】 上為末, 以醋1盞, 加五靈脂末1兩, 煮麵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 腹中諸痛, 氣血凝滯, 飲食未消, 陰陽痞隔, 寒熱相乘, 摶而為痛。
【用法用量】 每服7丸, 男子溫酒送下;女子醋湯送下。
【摘錄】 《中藏經》卷下
【處方】 常山1斤(醋浸, 春5、夏3、秋7、冬10日), 檳榔4兩, 半夏2兩, 貝母2兩。
【制法】 上為末, 用雞子清和麵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瘧, 2-3日一發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 隔夜、臨睡冷酒吞服, 次日早再進1服。
【摘錄】 《丹溪心法附餘》卷六
對於鬼哭丹等很多中藥方劑來說, 如果改變各個中藥材的數量, 配比或是製作方法等, 都將會得出不同的效果, 所以我們要嚴格按照醫師的叮囑服用, 不要擅自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