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來蘇散的功效與作用

很多人對來蘇散並不是很瞭解, 所以在選擇之前, 對來蘇散的成分、適應症都是要進行很好認識, 這樣對疾病治療才會有很好的幫助, 使得疾病得到很好改善。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 柴胡(去蘆)、甘草(炙)、乾薑, 各二兩。 肉桂(去粗皮.不見火)、桔梗、防風、荊芥穗、五如皮, 各一兩。 芍藥(半兩), 麻黃(去節)、陳皮(去白), 各一兩半。 黃芪(蜜水浸一宿.炙)一分。

【炮製】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解利四時溫疫, 傷寒, 身體壯熱, 頭痛憎寒, 項脊拘急, 渾身疼痛, 煩渴悶亂, 大小便澀, 嗜臥少力, 全不思飲食, 及諸氣疾, 五勞七傷, 山嵐瘴瘧, 寒熱往來等疾,

並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 水一盞, 生薑三片, 同煎至八分, 熱服, 不拘時候。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 柴胡(去蘆)2兩, 甘草(炙)2兩, 乾薑2兩, 肉桂(去粗皮, 不見火)1兩, 桔梗1兩, 防風1兩, 荊芥穗1兩, 五加皮1兩, 芍藥半兩, 麻黃(去節)1兩半, 陳皮(去白)1兩半, 黃耆(蜜水浸一宿, 炙)1分。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和順三焦, 辟瘴氣, 進飲食。 主四時瘟疫、傷寒, 身體壯熱, 頭痛憎寒, 項脊拘急, 渾身疼痛, 煩渴悶亂, 大小便澀, 嗜臥少力, 全不思飲食;及諸氣疾, 五勞七傷, 山嵐瘴瘧, 寒熱往來。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水1盞, 加生薑3片, 同煎8分, 不拘時候熱服。

【摘錄】 《局方》卷二(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處方】 木香(不見火)1錢, 神曲(銼, 炒)1錢, 陳皮(去白)1錢, 麥糵(炒)1錢, 黃耆(去蘆)1錢, 生薑(切, 炒黑)1錢,

阿膠(銼, 蛤粉炒)1錢, 白芍藥1錢, 糯米1台半, 苧根(洗淨)3錢, 甘草(炙)3錢。

【功能主治】 婦人欲產忽然氣血暈悶, 不省人事, 因用力大過, 脈理衰微, 精神困倦, 心胸痞悶, 眼暈口噤, 面青發直。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 每服4錢, 水1盞, 煎至8分, 去滓, 斡開口灌, 連接煎, 再灌, 知人事。

【摘錄】 《醫方類聚》卷二二九引《濟生》

【處方】 白芍、白術、阿膠、陳皮、苧麻根、糯米、黃耆、甘草、薑、棗仁。

【功能主治】 產後氣衰, 用力過猛, 眩暈口噤, 不知人。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一見知醫》卷一

【處方】 香附子1斤(炒), 陳橘皮半斤(去白), 紫蘇葉1斤(去梗), 蒼術1斤(炒), 甘草5兩(炙)。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四時傷寒, 不問陰陽二證, 表裡不分。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水1盞, 煎至7分,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日2次。

【摘錄】 《普濟方》卷一四一引《廣南濟生方》

【處方】 蒼術8錢(米泔浸一宿, 去皮炒), 香附子4錢(去毛), 甘草1錢(炙), 陳皮(去白)2錢, 紫蘇葉2錢。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傷風及陰陽二毒傷寒。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水1盞半, 加生薑3片, 煎至1盞, 如微覺傷風感冷及頭暈等, 用臘茶湯調下, 不拘時候。

【摘錄】 《魏氏家藏方》卷一

【處方】 黃耆3兩(酒炒), 阿膠3兩(粉炒), 白芍1兩半(酒炒), 神曲2兩(炒炭), 炙草1兩, 麥芽2兩(炒炭), 木香1兩, 糯米1合, 生薑3片。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臨產胃虛挾滯, 困乏, 脈軟澀者。

【用法用量】 每服4錢, 水煎, 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 臨產坐草過勞, 胃虛元氣困乏, 挾食滯而胸腹疼痛, 無力送胎以分娩焉, 黃耆補胃氣之困乏, 阿膠補陰血之虛衰, 白芍斂陰和血脈, 木香調氣醒脾胃, 神曲以消其食, 麥芽以化其滯,

糯米養脾益胃, 炙草益胃緩中, 稍佐生薑以溫胃氣也。 為散水煎, 使食滯消化, 則胃氣完複, 而胸腹融和, 安有疼痛之患?氣力自然湧出, 臨產應無不順之虞矣。

【摘錄】 《醫略六書》卷二十九

【處方】 甘草(搗, 焙, 去滓)1兩, 肉桂(去皮, 不近火)1兩, 桔梗(淨, 焙乾)1兩, 防風(淨洗, 焙)1兩, 五加皮(淨洗, 焙)1兩, 赤芍藥(淨洗, 焙)1兩, 荊芥穗(別輕焙)1兩, 柴胡(去苗, 淨洗, 焙)1兩, 幹葛(焙, 搗篩粉, 去皮)1兩, 白茯苓1兩, 麻黃1兩半(去節), 陳橘皮1兩半(去白, 焙)。

【制法】 上須州土新好者, 焙乾, 搗羅為末。

【功能主治】 男女五勞七傷, 憎寒壯熱, 骨節酸痛, 口舌幹苔, 四體骨蒸, 傷寒頭疼, 背膊勞倦, 膈胃煩壅, 多睡昏沉, 或時咳嗽, 面無顏色, 小便黃赤, 婦人血風勞。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加生薑3片, 烏梅、大棗各1個, 水1大盞,

煎至7分, 去滓熱服, 日3次。 解勞倦, 及不染山嵐瘴氣。 時行傷寒, 如傷寒壯熱頭痛, 連進2-3服, 稍輕調理, 每日3服, 並不拘時候。

【摘錄】 《普濟方》卷二二八引《衛生家寶》

經常性不注意飲食健康的人們一定要注意, 我們在選擇來蘇散等藥物的時候需要根據我們的體質。 我們在腸身體不適的時候不能單單靠藥物來化解, 還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夠很好的遠離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