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面部有“蟲斑”,驅蟲為何無效?

網路問病

@小佳家嘉

我女兒今年3歲多, 最近, 我發現他臉上長出了兩塊硬幣大小的淡白色斑塊, 奶奶看了後說, 這是“蟲斑”, 是女兒的肚子裡有蛔蟲了, 要給他驅驅蟲。 於是, 我從藥店買了一些驅蟲藥給女兒吃, 但是過了一周後, 也沒在女兒的大便中發現有什麼蛔蟲, 想著可能是藥效不夠, 便又繼續服用了1個多月驅蟲藥, 可最後還是不但沒有見到蛔蟲出來, 而且臉上的白斑也不見消失, 後來帶去醫院, 醫生經過檢查後告訴說, 我女兒的這個“蟲斑”其實是缺鋅而引起的單純糠疹。 那這“蟲斑”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柯海勁副主任醫師:

單純糠疹, 是兒童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皮膚病, 常分佈於面部, 個別可出現在頸部、上臂、背部或軀幹, 是一種大小不等的圓形或橢圓形淡紅色斑疹, 一般為硬幣大小, 表面乾燥, 上面覆蓋有少許灰白色細小的鱗屑, 看上去較周圍的膚色稍淺。 一般來說, 單純糠疹的孩子通常無自覺症狀, 當天氣炎熱或面部出汗時, 會有一些瘙癢感。

單純糠疹發生的原因可能與身體對細菌或寄生蟲的毒素發生過敏有關, 所以, 當發現孩子出現這些單純糠疹時, 很多家長, 尤其是老人家都會憑經驗認為孩子有蛔蟲病或者其他腸道寄生蟲病, “蟲斑”也就因此而得名了。 中醫也有認為,

單純糠疹與腸道寄生蟲病有關, 但其實, “蟲斑”的發生與腸道寄生蟲病並無必然的聯繫。 有些家長一看到“蟲斑”, 就自行去藥店選購驅蟲藥來給孩子驅蟲, 當服用驅蟲藥之後未見蛔蟲排出, 臉上的“蟲斑”也未見消失時, 就以為是劑量不足或藥效不佳而繼續服用。 任意服用驅蟲藥雖然一般不會發生什麼大問題, 但是也有個別特異質的孩子, 可能會因服用過量驅蟲藥而發生不良反應, 如消化道出血等。 因此, 用“蟲斑”來判斷孩子是否患有蛔蟲病是不夠科學的, 對蛔蟲病的診斷, 一般是通過糞便檢驗到蟲卵才能作出明確的診斷。

單純糠疹發生的原因, 除了與身體對寄生蟲的毒素發生過敏有關外, 還可能與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或太陽暴曬等有關。

近年來, 有發現, 單純糠疹的發生, 跟人體微量元素存在著一定的關係。

人體內含有多種元素, 其中有很多微量元素, 雖然這些微量元素在人體中的含量極少, 但是我們卻不能忽視它們的作用, 當它們一旦不足或過量時, 就有可能會引起人體不同程度的生理異常。 如:人體中的鋅具有促進機體生長和組織再生、參與免疫功能的過程, 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孩子, 如果偏食挑食、飲食結構不合理、營養攝入不全面時, 就有可能導致體內鋅的缺乏, 這時孩子可出現生長發育不良、生長發育遲緩、免疫力低下等, 皮膚方面可表現為單純糠疹、銀屑病、脫髮等。

因此, 對於單純糠疹患兒, 我們應該做一個全血金屬元素的檢測,

根據病因進行對症治療, 飲食上父母要教育孩子要均衡膳食, 葷素粗細搭配要合理, 積極糾正偏食。 切勿一味地將單純糠疹當成“蟲斑”, 以為是有蛔蟲或其他腸道寄生蟲而盲目地驅蟲。

南方日報 李劼

通訊員 林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