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系統脫敏治療恐懼症病例

××,女,從童年起就害怕雷雨,每當天氣預報有雷雨時,她就要躲到樓梯下的一個角落裡去。 她的回避行為嚴重地影響了她的生活,每年有很多天她都不敢出去工作。

這是一例雷雨恐怖症。 克服其對雷雨的恐怖性回避是治療的主要目標。 按系統性脫敏程式,先教給病人進行性肌肉放鬆方法,然後,醫生和患者共同討論、設計恐怖事物分級表,由輕到重加以排列。 此例患者的恐怖事物分級

如下:

1.在室內,看陰天。

2.昕元線電廣播雷雨將要來l隘的預告。

3.在室內昕遠處的雷聲。

4.在室內聽近處的雷聲。

5.在室內昕頭頂上的雷聲。

6.在室內聽雷聲,看閃電。

7.在戶外昕雷聲,看閃電。

最後, 在鄉下聽雷聲, 看閃電。

治療開始時,先從引起較輕焦慮的專案開始想像,有輕度焦慮時則停止想像,採用肌肉放鬆訓練以緩和焦慮,重複數次後不再引起焦慮或僅有輕微焦慮,則可進入下一個項目的訓練,直到上述恐怖等級全部通過。 此時再到現實環境中用真實情景逐級暴露,直到能面對原來恐怖的事物而不再回避。 上述病例經過二十次治療才達到治療目的。

其後的研究發現,治療的關鍵在於有足夠的暴露,而不一定需要放鬆和想像。 這種以鼓勵病人直接接觸引起恐怖的事物或情境直到緊張感消失的方法,稱為暴露法。 可有不同的暴露方式:開始時就鼓勵病人接觸他(她)感到極為恐怖的事物,稱為滿灌法;採取逐漸接觸恐怖事物的方法,稱為逐級暴露法或程式控制練習法,和系統脫敏法相近,但不用想像和放鬆。

暴露法同樣有效,而且費時也短。

例如,一男性,29歲,近一年來在公共汽車上有驚恐發作,感到噁心、心跳,有瀕死感。 幾次發作後,他開始回避乘車,除非有其妻陪伴。 因此,每天上班只好步行。 家族中無精神疾病史,婚姻滿意。 診斷符合廣場恐怖症(伴驚恐發作)。 根據行為分析,認為回避行為阻止了對恐懼情境的暴露,治療目標應是"單獨乘車"。 為了使最初的暴露取得成功,醫生在說明了暴露法的原理後同意和他一同乘車,醫生提議座位分開,除非緊急情況不要接觸,但醫生將始終伴隨他。

這樣乘車一小時後,醫生對他的合作給予讚賞,鼓勵他單獨乘車,反復練習,僅僅四次暴露治療,病情就已顯著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