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盾葉莓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拼音名】Dùn Yè Méi

【英文名】Fruit of Peltateleaf Raspberry

【別名】天青地白扭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眉葉莓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ubus peltatus Maxim.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摘成熟果實, 直接曬乾, 或用沸水浸一下再曬至全幹。

【原形態】盾葉莓 直立或攀援灌木, 高l-2m。 紅褐色或棕褐色, 散生皮刺, 小枝綠色, 有白粉。 單葉互生;葉柄長4.5-7.5cm, 有鉤狀細刺;托葉卵狀披針形;葉片盾狀, 卵狀圓形, 長7.5-17cm, 寬6.5-15cm, 掌狀3-5淺裂, 中裂片較大, 基部心形, 邊緣具齒, 上面貼生硬毛, 下面有柔毛, 沿葉脈較密, 並有小皮刺。 單花和葉對生, 白色, 直徑約5cm, 萼片5, 兩面具白色絹毛;雄蕊多數, 花絲鑽形或線形, 藥黃褐色;雌蕊很多, 可達100, 被柔毛。 聚合果圓柱形, 長3-4.5cm, 橘紅色。 花期4-5月。 果期6-7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300-1500m的山坡、山腳、山溝林下、林緣或較陰濕處。

資源分佈:分佈於江西、安徽、浙江、湖北、四川、貴州。

【性味】鹹、酸;溫

【歸經】腎經

【功能主治】強腰健腎,

祛風止痛。 主四肢關節疼痛, 腰脊酸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0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