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牛奶莓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拼音名】Niú Nǎi Méi

【英文名】root of Redglandular Raspberry

【別名】高腳紅毛飯消扭、虎泡、七月泡、燈籠泡、馬泡、紅刺苔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紅腺懸鉤子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ubus sumatranus Miq.[R.sorbifolius Maxim.]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挖匍匐枝的細根及塊根, 洗淨, 曬乾。

【性味】苦;寒

【歸經】肝;腎;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 開胃, 利水。 主產後寒熱腹痛, 食欲不振, 水腫, 中耳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85g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有清熱解毒, 利水的功能。 用於婦女產後寒熱、腹痛、食欲不振、急性耳炎。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