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變質的藥都長啥樣?

如果保存不當, 即便沒有過期, 藥品也可能變質。 那麼, 從藥品的外觀如何辨別它是否已經變質了呢?

1.片劑:白色藥片變黃, 表面粗糙、鬆散或潮解, 或有結晶析出。 藥片上有斑點、發黴、有異味等。 需要注意的是, 陽光中的紫外線能加速藥物變質, 特別是維生素C、抗生素類藥, 遇光後顏色會發生改變, 降低藥效甚至變成有害物質。

2.糖衣片:有黏片或黑色斑點、糖衣層崩裂、黏連、發黴等不可使用。 如酵母片、維生素B1、葡萄糖酸鈣及一些含糖多的糖衣片等。

3. 膠囊及膠丸:硬膠囊如有明顯軟化、破裂、漏油或互相黏連等不宜使用。

軟膠囊多裝油性或其他液體藥物, 膠丸往往很難從顏色來判斷出來, 如果有走了油的氣味時就最好不要服用了。

4.沖劑、散劑:正常的都是能疏散滾動的乾燥顆粒、色澤一致、大小均勻。 如見其發黏結塊、融化、有異味等不可服用。 沖服時有沉澱、絮狀物出現等, 都可能是變質的表現。

5.栓劑:若有異味、酸敗味, 或見明顯顆粒乾涸及稀薄、變色、水油分離等不可使用。 如避孕栓在室溫較高時易變形, 變形後仍可應用, 但若變色則不可使用。

6.滴眼劑:一般為澄清液體, 無黑點或纖維, 無混濁、沉澱、變色。 如出現結晶、絮狀物、發黴、混濁等均為變質, 不可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