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睡眠不好容易驚醒怎麼回事

新生兒怕聲音嗎?很多媽媽發現新生寶寶睡覺時聽到聲音就容易驚醒, 因此保持嬰兒房間絕對安靜。 事實上, 這樣做不利於寶寶健康。 其實, 有些孩子生性膽小, 心理承受能力較差, 對外界刺激比較敏感, 對於這些, 寶寶睡眠不好就容易驚醒, 那麼, 該怎樣去緩解呢?

孩子害怕大的聲響可能有以下原因:有些孩子生活在經常會突然發出巨大聲響的環境中, 外界的刺激常使孩子產生心悸、恐怖;不良教育因素, 當孩子不聽話、不守紀律或犯某種錯誤時, 一些家長在孩子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下, 動輒大聲訓斥孩子。

而小寶寶怕聲音則是寶寶對外界的一個反映。 這也表明寶寶聽覺神經逐步健全, 對外界聲音越來越敏感, 平時也不用太安靜, 寶寶就會慢慢習慣了, 只是注意室內不要有太尖銳的聲音, 比如重物摔倒在地。

兒科專家崔玉濤說, 事實上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無時不刻不在聽到媽媽體內大血管內血液流動的聲音,

也就是說胎兒生長在嘈雜的環境中。 出生後, 新生兒本身並不怕正常生活發出的聲音。

嬰兒生後要逐漸適應正常生活環境--白天光線亮且相對嘈雜;晚上暗且相對安靜。 建議媽媽們千萬不要做成白天拉窗簾、躡手躡腳;晚上開著長明燈的習慣。

其實孩子都是一樣, 不一樣的是父母給寶寶創造的外界環境, 應該讓寶寶學會適應環境, 而不要刻意製造環境去適應寶寶, 這樣寶寶才能健康的成長。

寶寶睡眠容易醒在排除睡眠環境及身體異常因素引起的外, 一般都和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有關, 其睡眠以淺睡眠為主, 在淺睡眠時有睜眼、吸吮、翻身、哭啼,

有的還會抬頭張望, 但這些動作大多是無意義的, 即使睜眼也是無光的。

而大人會誤以為其睡眠不好, 抱起哄睡或喂哺等就中斷了淺睡眠期的寶寶。 多次進行, 就造成寶寶睡眠不好的習慣。

所以, 當寶寶在淺睡眠期出現各種動作、聲音時, 家長可靜靜地等待5分鐘以上, 再去關心, 讓他自行調節進入深睡眠期。 千萬不要應答、或有大的聲響驚醒他。 隨著寶寶的生理發育會建立起良好的睡眠習慣的。

寶寶睡覺前哭鬧是正常現象, 只要給予適當安撫就可以了。 切忌養成抱著睡覺的習慣, 不但影響寶寶的脊柱發育也影響睡眠品質。

寶寶生長的環境太安靜的緣故, 所以一有聲音寶寶就會害怕, 其實不要讓寶寶在過於安靜的環境下生長,

比如日常就可以家裡放一些音樂讓寶寶聽, 即使是寶寶在睡覺, 也要放一些輕柔的音樂, 還有就是多帶寶寶到戶外, 讓寶寶多接觸一些新生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