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聽力篩查的重要性?

有許多的新生寶寶在降臨人世之后都需要進行各種各樣的檢查, 其中聽力篩查就是很常見的一種檢查方式。 許多的家長對于這些檢查并不那么注重, 認為其是可有可無的一種檢查, 然而這種想法并不是正確的, 聽力篩查對于寶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下面就來介紹一下寶寶聽力篩查的重要性。

重要性:

由于寶寶自身發育特點, 嬰幼兒期咽鼓管短而寬, 鼓口與咽口水平接近, 感冒、扁桃體炎、鼻炎, 或奶液溢出、嘔吐時, 可能導致中耳感染, 損傷聽力, 致使部分聽力缺失, 寶寶看上去聽得到, 實際上可能聽到的聲音并不完整。 此外, 有些遺傳性聽力損失可能出現在嬰幼兒期或兒童期。 因此定期檢查寶寶的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門診有些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經查找病因, 正是聽力受損引起。

聽力篩查次數:

1. 初步篩查過程( 初篩):即新生兒生后3-5天住院期間的聽力篩查。

2. 第2次篩查過程( 復篩):即出生42天內的嬰兒初篩沒“通過”;或初篩“可疑”;甚至初篩已經“ 通過”, 但屬于聽力損失高危兒如重癥監護病房患兒, 需要進行聽力復篩。

有些寶寶在出生后, 聽力篩查沒有通過, 請不要擔心, 這只是篩查,

不是診斷, 有可能是機器的緣故, 有可能是耳道里有東西, 等到30天或者42天復篩查, 多數都會通過的, 如果42天也沒有通過, 不要灰心, 這也只是復篩查而已, 結果不是精確的, 都不是最終的確診。 寶寶在這個時期雖然聽不見, 只是沒有達到正常水平, 這期間可能會恢復的, 寶寶的聽力一般都是3個月才會定型, 3個月會做一次確診, 做聽性腦干篩查ABR, 如果再不過才進入下一步, 就是聽性腦干測試ABR定級, 也就是看看寶寶能聽到多大的聲音(多少分貝)。

多長時間檢查一次聽力呢?目前在正規醫療機構出生的寶寶, 生后三天內有常規聽力篩查, 順利通過篩查的寶寶, 在8-12月時, 應該再次篩查聽力(耳聲發射或聽覺腦干誘發反應), 1歲至6歲, 應該保持每年篩查1次。 一般在兒童保健科體檢時就可以篩查聽力, 篩查不通過的寶寶, 應在耳科進一步就診確診是否有聽力障礙及聽力障礙的程度。

聽力篩查未通過時, 報告單上會顯示寶寶聽力的分貝數, 提示寶寶的聽力水平。 聽力障礙時, 依優耳障礙程度分為四級:

輕度聽障:聽力損失26~40分貝。 對于遠距離, 聲音較小或在較吵雜的環境中, 可能部分聽取困難。

中度聽障:聽力損失41~60分貝。 可感覺到日常溝通困難, 影響口語清晰度, 面對面說話可抓取到信息, 吵雜或多人討論較顯困難。

重度聽障:聽力損失61~90分貝。 對聲音反應遲鈍。

全聾:聽力損失大于90分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