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夏季不生病有“它”!人人都該喝的四碗湯

夏日炎炎, 不少人的食欲隨著氣溫上升而下降, 夏日人體消耗也較大, 一杯冰水下肚或許可以暫緩炎熱, 卻給身體埋下了巨大的健康隱患。 大熱天裡, 最佳的飲品其實是湯, 湯類營養豐富, 易於消化吸收, 並具有保健功能。 多喝點湯不但能補水降溫, 對調節胃口、增進食欲極為有利。

有資料表明, 高溫時人體為了散熱, 1天的出汗量可以多達3-10升。 從理論上講, 人體在每流出和蒸發汗液的同時, 能從身體帶走很多的熱量。 但在人體所流出的汗液中, 除約99%為水分外, 還會排出一定量的微量元素, 如鈉、鉀、鈣、鎂以及無機鹽等。 另外, 大量流汗還會造成人體內過多的水溶性維生素流失。 這樣一來, 人們在夏季的營養補充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而“喝湯”恰恰是補充機體虧耗的好方法。

但並非所有湯都是有營養的。 那麼, 夏季到底喝什麼湯比較好?相信今天的分享可以給你答案。

夏季喝湯進補的總原則

一般來說養生湯的標準, 一是要淡, 少放鹽;二是熬煮時間不能太長。 素菜湯以食材稍微變軟最佳, 煲肉類湯1小時左右就好, 最長不要超過2小時;三是熬肉湯前, 將肉類用沸水焯一下, 可有效減少嘌呤含量。

夏季喝湯宜清補。

進補, 不僅分體質還要看季節。 夏令宜“清補”, 也就是利用既能補身體, 又能生津、消暑的藥食物補充身體中的不足。 而這些挑選的食物要利於滋陰、健脾、祛暑、化濕。

那麼, 哪些食物符合這些原則呢?

傳統的鴨肉、鵝肉、瘦豬肉、鯽魚、食用菌、薏仁米、百合以及綠豆、扁豆、冬瓜、絲瓜等瓜豆類都屬清補食物。

尤其是鴨湯, 老鴨湯既能補充過度消耗的營養, 又可祛除暑熱帶來的不適。 中醫認為, 老鴨性平, 味甘鹹, 能滋陰養胃。

喝這四碗湯夏季不生病

紅豆薏米湯:祛濕消腫

夏天, 人體內容易積壓濕氣。 對很多人來說,

夏天稍微吃點過涼或者過鹹的食物, 都會出現水腫的症狀。 因此, 盛夏飲食中應該注重祛濕消腫, 紅豆薏米湯就是不錯的選擇。

中醫認為, 紅豆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濕、消腫解毒的功效, 薏米則能清熱祛濕、消除水腫。 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說, 紅豆和薏米都富含有助利尿的鉀, 也非常適合易水腫的人。 因此, 體內濕氣大和易水腫的人可以常喝紅豆薏米湯。

除此之外, 海帶冬瓜湯、鯉魚冬瓜湯等也有助祛濕消腫。 需要提醒的是, 尿頻的人要少喝此類湯。

紅茶姜湯:暖身防寒

吹空調、吃冷飲、喝冰鎮飲料……炎炎夏日, 人人都想著法兒防暑降溫, 卻忽略了寒邪的侵襲。 寒邪可能累積在身體中, 由表入裡, 慢慢侵犯到經絡、關節, 導致風濕病、關節炎, 也可能讓慢性咳喘到冬天更加嚴重。 因此, 夏季也要注意防寒, 推薦大家常喝紅茶姜湯。

生薑具有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的作用, 紅茶有助暖身。 因此, 生薑泡紅茶對於抵抗寒邪非常有效。 夏天受涼引起風寒感冒時, 趁熱喝上一碗紅茶姜湯有助於散寒解表。

紅糖姜湯、紅棗姜湯等也有很好的暖身防寒效果。

蘿蔔鯽魚湯:健脾開胃

白蘿蔔和鯽魚一起燉湯有溫中下氣、健脾利濕的功效。這道湯還妙在“二白”食材上,白蘿蔔浸在奶白色的魚湯裡,讓人看著就很有食欲。此湯不但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好,鯽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微量元素,且易消化吸收,屬於十字花科蔬菜的白蘿蔔具有一定防癌抗癌功效。

食欲不振的人還可以常喝小米湯、燕麥湯、酸辣湯等。

冬瓜老鴨湯:清熱消暑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冬瓜性微寒,有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濕解暑的作用;鴨肉涼性,能健脾化濕、祛暑除熱。冬瓜老鴨湯不僅具有清熱消暑的功效,還能補充優質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非常適合盛夏喝。

老鴨綠豆湯、綠豆蓮子湯等也有助清熱消暑。

核桃煲鴨湯,可潤肺益胃,除濕健身,為夏季家庭保健靚湯。

紅糖姜湯、紅棗姜湯等也有很好的暖身防寒效果。

蘿蔔鯽魚湯:健脾開胃

白蘿蔔和鯽魚一起燉湯有溫中下氣、健脾利濕的功效。這道湯還妙在“二白”食材上,白蘿蔔浸在奶白色的魚湯裡,讓人看著就很有食欲。此湯不但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好,鯽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微量元素,且易消化吸收,屬於十字花科蔬菜的白蘿蔔具有一定防癌抗癌功效。

食欲不振的人還可以常喝小米湯、燕麥湯、酸辣湯等。

冬瓜老鴨湯:清熱消暑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冬瓜性微寒,有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濕解暑的作用;鴨肉涼性,能健脾化濕、祛暑除熱。冬瓜老鴨湯不僅具有清熱消暑的功效,還能補充優質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非常適合盛夏喝。

老鴨綠豆湯、綠豆蓮子湯等也有助清熱消暑。

核桃煲鴨湯,可潤肺益胃,除濕健身,為夏季家庭保健靚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