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三歲寶寶吃飯慢怎么辦

很多人們在發現自己寶寶吃飯比較慢就會很著急, 不知道該如何去訓練自己的寶寶吃飯比較好, 其實這個還是應該要越早訓練越好, 因為這樣才可以培養自己的寶寶有個比較良好的生活習慣, 大概要在兩三歲的時候就訓練他們自行吃飯, 而且還要開始單獨走路和單獨上廁所, 這都是很關鍵。

1)讓小孩學會1歲6個月單獨走路, 1歲8個月學會單獨上廁所;

2)2歲要學會穿內衣, 培養良好的習慣;2歲6個月能單獨吃飯, 自己穿衣服;

3)2~3歲穿有鞋帶的鞋, 訓練小孩復雜思考的能力;每天至少吃3種顏色的蔬菜, 訓練孩子的統籌能力;

4)4歲要教育孩子學會自尊, 自愛;

5)5歲要訓練孩子的自重意識;

6)6歲要教育孩子團結, 競爭的能力, 強弱對比;

7)8-13歲要使孩子明白學習的目的.。

人格健全的關鍵期

幼兒教育對人的個性品質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幼兒時期, 孩子的個性品質開始萌芽并逐漸形成。 這時孩子的可塑性強, 自我評價尚未建立, 往往以家長、老師的評價來評價自己。 家長、老師說“好”, 就是“好”, 家長、老師說“壞”, 就是“壞”。 若在這個時期對孩子施以正確的教育, 好好引導, 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對其一生都有重要影響。 相反若在這個時期形成一些不好的個性品質或行為習慣,

以后就很難糾正。

性教育的關鍵期

3歲左右的孩子, 正處于一個特殊的性心理發育階段, 心理學上稱為“性蕾期”。 如果男孩把自己看作是女孩, 在打扮、舉止、表情上模仿女孩, 就成為女性化男孩。 如果女孩把自己看作是男孩,

在打扮、舉止、表情上模仿男孩, 就成為男性化女孩。 這稱為性角色畸形。

總之, 幼兒是智力開發、人格健全、性教育的關鍵期。 在幼兒教育上, 主要是引導幼兒正確的思維方式、培養良好的學習心態, 來應付以后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所以, 幼兒教育是決定人生命運與幸福的終身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