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舌痛不能僅僅靠“清火”

□中大醫院中醫內科 朱欣佚

中醫有“舌為心之苗”的說法, 而心又屬“火”, 再加上舌痛大多呈燒灼樣疼痛, 所以很多人認為舌痛肯定是“上火”, 治療時理所當然地採取“清火”的辦法。 比如多吃苦瓜、綠豆;用菊花、蓮心泡茶;服用黃連上清丸、一清膠囊等清熱瀉火的藥物。

有一部分舌痛病人確實經過“清火”的治療後症狀得到了減輕, 但大多數的患者不僅舌痛不能緩解, 反而因為過用寒涼的藥物和食物出現了食欲減退、腹脹腹痛、噁心嘔吐等“敗胃”的表現。 這就可以看出舌痛不僅只是因為“火”旺, 還應有其他的原因,

所以治療時也要針對不同的病因採用不同的方法, 不能一味地“清火”。

那麼, 舌痛到底該如何治療呢?

首先要來瞭解一下舌痛。 舌痛只是一個症狀, 可以出現在多種疾病中。 比如局部的疾病像舌粘膜的潰瘍、皰疹、扁平苔蘚等可出現舌痛;全身性的疾病如缺鐵性貧血、維生素B12和/或葉酸缺乏所致惡性病貧血等, 也會出現舌痛。 這些疾病, 舌的外觀一般都有明顯的改變。 而我們這裡要討論的舌痛, 舌的外觀沒有發生明顯的改變, 舌的活動也是靈活的, 稱之為“灼口綜合征”。

“灼口綜合征”是口腔的一種慢性疼痛性疾病, 以舌部為主要發病部位, 以燒灼樣疼痛為主要表現, 伴隨症狀有口幹、舌麻木及口腔不適感等, 不伴有明顯的臨床損害體征及組織病理變化的一組綜合征,

又稱舌痛症、舌感覺異常、舌異感症等。 該病發病率較高, 女性明顯多於男性, 特別是更年期婦女較為常見。

一般認為, 由於雌激素水準下降, 舌部血管痙攣, 微循環障礙, 組織缺氧, 從而導致舌痛。 所以目前西醫治療首選雌激素替代療法, 其療效是肯定的。

中醫藥在治療舌痛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 很多患者更願意接受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舌痛的第一個特點是辨證分型。 除了心火亢盛、肝鬱化火、陰虛火旺等證型, 臨床常見的還有肝氣鬱滯、心脾兩虛、脾虛濕阻等證型, 甚至也可見到脾腎陽虛的病例。 有人需要清火、有人需要扶陽; 有人需要補脾、有人需要疏肝, 所以針對不同的病人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醫治療舌痛的另一個特點是注重“養心”。 的確, “舌為心之苖”, 舌痛多與“心”有關。 中醫認為心“屬火”, 但同時又“主神明”, 也就是說還主管人的神志、情緒等活動。 我們觀察到舌痛的病人, 往往還伴隨有煩躁、焦慮或抑鬱等神志、情緒方面的異常, 所以在治療時, 在辨證分型的基礎上, 還要“養心安神”。 甚至有時僅僅運用“養心安神”的方法就可以取得很好的療效。 漢代醫聖張仲景有一個著名方劑叫做“甘麥大棗湯”, 就是僅僅用甘草、小麥、大棗這三種極其普通的藥物和食物來養心安神, 用以治療婦人的“髒躁”病(相當於現代的更年期綜合征)。 我們也曾經單以這幾味藥物治癒過舌痛病人。

所以出現舌痛,

不要急於“清火”。 首先要明確診斷, 如果確屬“灼口綜合征”, 中醫辨證治療效果是很好的;同時患者思想上不能背“包袱”, 要保持心情愉悅, 這是治癒本病的基礎。 崔玉豔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