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番石榴樹皮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Fān Shí Liu Shù Pí

【來源】

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sidium guajaua L.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 洗凈, 切段, 曬干。

【原形態】落葉喬木,

高5-10m。 樹皮淺黃褐色, 嫩枝四方形, 具白色短毛, 老則脫落;芽密被白色短毛。 單葉互生, 稀有輪生, 矩圓狀橢圓形至卵圓形, 長5-12cm, 寬3-5cm, 揉之有香氣, 革質, 先端圓或短尖, 基部鈍至圓形, 全緣, 上面深綠色, 葉脈微凹或平坦, 嫩時疏生短毛, 下面淺綠色, 疏生小腺體, 密被短柔毛, 主脈隆起, 側脈7-11對, 亦隆起, 斜出將近葉緣而彎曲;叫柄長4mm。 花兩性, 腋生1-4朵;萼5片, 綠色, 卵圓形;花瓣白色, 卵形, 長2-2.5cm;雄蕊多數, 與花瓣等長, 花絲白色, 花藥淺黃色, 縱裂;雌蕊1, 花柱長于花絲, 柱頭圓形, 子房下位, 3室, 胚珠多數。 漿果球形、卵圓形或洋梨狀, 長2.5-8cm, 徑3-5cm, 果肉通常黃色, 也有白色或胭脂紅色。 種子卵圓形, 淡白色。 花期5-8月。 果期8-11月。

【化學成份】樹皮含鞣質18.56%和有機酸。 莖皮含無色矢車菊素(leucocyanidin),

訶子鞣質酸(luteic acid), 并沒食子酸(ellagic acid), 番石榴鞣花甙(amritoside)。

【性味】味苦;澀;性平

【功能主治】瀉痢腹痛;濕毒;疥瘡;創傷;中耳炎。 主瀉痢腹痛;濕毒;疥瘡;創傷;中耳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15g。 外用:適量, 煎湯洗, 或煅炭研粉撒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