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孕婦吃什麼|孕婦能吃精鹽嗎

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 每人每天需要6~10克鹽才能保持人體心臟的正常活動、維持正常的滲透壓及體內酸堿的平衡, 同時鹽是鹹味的載體, 是調味品中用得最多的, 號稱“百味之祖(王)”。 放鹽不僅增加菜肴的滋味, 還能促進胃消化液的分泌, 增進食欲。

我國鹽的資源很豐富, 產鹽區遍及全國, 產量也很大, 不僅能充分滿足國內人民生活的需要, 而且還可以組織出口。 我國所產的食鹽主要有海鹽、井鹽、池鹽、礦鹽等。

食鹽按加工程度的不同, 又可分為原鹽(粗鹽)、洗滌鹽、再制鹽(精鹽)。 原鹽是從海水、鹽井水直接制得的食鹽晶體,

除氯化鈉外, 還含有氯化鉀、氯化鎂、硫酸鈣、硫酸鈉等雜質和一定量的水分, 所以有苦味;洗滌鹽是以原鹽(主要是海鹽)用飽和鹽水洗滌的產品;把原鹽溶解, 製成飽和溶液, 經除雜處理後, 再蒸發, 這樣制得的食鹽即為再制鹽, 再制鹽的雜質少, 品質較高, 晶粒呈粉狀, 色澤潔白, 多作為飲食業烹調之用;另外, 還有人工加碘的再制鹽, 為一些缺碘的地方作飲食之用。

營養價值

1. 食鹽調味, 能解膩提鮮, 祛除腥膻之味, 使食物保持原料的本味;

2. 鹽水有殺菌、保鮮防腐作用;

3. 用來清洗創傷可以防止感染;

4. 撒在食物上可以短期保鮮, 用來醃制食物還能防變質;

5. 用鹽調水能清除皮膚表面的角質和污垢,

使皮膚呈現出一種鮮嫩、透明的靚麗之感, 可以促進全身皮膚的新陳代謝, 防治某些皮膚病, 起到較好的自我保健作用。

食用效果

鹽味鹹、性寒, 入胃、腎、大腸、小腸經;

有補心潤燥、瀉熱通便、解毒引吐、滋陰涼血、消腫止痛、止癢之功效;

主治食停上脘、心腹脹痛、胸中痰癖、二便不通、齒齦出血、喉痛、牙痛、目翳、瘡瘍、毒蟲螫傷等症。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高血壓患者、腎病患者、白內障患者、兒童不宜多食, 水腫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