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夏季臉色暗黃 要氣血雙補

我們每個人, 如同落葉樹, 春天的時候開始發芽, 氣血開始向外走;到夏季, 所有的氣血到了外面, 所以枝繁葉茂;而秋風一起, 樹葉一落, 氣血從外向裡走;到冬天, 外面的樹葉沒有了, 所有的營養都到根部去了。

人也是一樣的, 春天的時候氣血由內向外走, 到夏天氣血都已經到外面了, 裡面就相對不足了。 故而, 人們在夏季應注意補氣血。 如果有臉色暗黃的情況, 就更不能忽略。

臉色暗黃, 是因血不足, 脾胃不好, 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以及運輸營養物質, 使得機體不能得到足夠的營養物質滋養, 膚色所以會晦暗無光。

氣不足也會使得膚色沒有光華。 所以, 臉色暗黃需要健脾養胃, 氣血雙補。

6種食材補足氣血

1. 紅棗

紅棗是眾所周知的補氣養血聖品, 食療藥膳中常加入紅棗補養身體、滋潤氣血。

它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礦物質鈣等多種氨基酸和營養成份, 而且物美價廉, 既可以熬粥煲湯, 還可以直接食用。

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 每日吃紅棗七顆, 或與黨參、白術共用, 能補中益氣、健脾胃, 達到增加食欲、止瀉的功效。 紅棗和生薑、半夏同用, 可治療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脹、嘔吐等症狀。

如果你每天有吃優酪乳的習慣, 還可以將紅棗掰碎撒在優酪乳上食用, 美妙的滋味和口感絕對超出你的想像。

紅棗還可以在鐵鍋中炒黑後泡水喝, 可以治療胃寒、胃痛、再放入桂圓, 就是補血、補氣的茶了, 特別適合老帥、營業員等使用嗓子頻率較高的人。 如果再加上4~6粒的枸杞子, 還能治療便秘, 但大便稀的人就不要加枸杞子了。 常喝紅棗桂圓、枸杞子茶的女性朋友,

皮膚白皙, 美容效果不錯。 枸杞子不要多, 幾粒即可, 紅棗和桂圓也就6~8顆就行了, 每天早上上班後給自己泡一杯, 不但補氣血, 還能明目, 特別適合長期待在電腦前的工作狂們。

2.銀耳

銀耳又稱為“平民的燕窩”, 燕窩雖補, 卻價格昂貴(又容易買到假貨)。 銀耳無論顏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窩相似, 價格便宜, 所以非常適合日常養生。

銀耳為涼補, 有潤燥的作用。 火氣和燥氣就像急性、慢性病, 火氣來得急去的快, 但是火氣太久未消, 就會轉成燥氣。 所以夏天吃銀耳最有效, 雙補氣血還降火去燥。 銀耳、桂圓幹、枸杞、紅棗熬湯, 銀耳紅棗湯不但是美味的豐胸小點, 還能使你的臉色白裡透紅, 體態輕盈苗條。

3.紅豆

紅豆素來被人們作為養生佳品, 做成各種美味可口的粥和湯。 對女性來講, 紅豆有四大作用:瘦身、補血、養顏和祛濕。

由於紅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蛋白質, 以及多種礦物質, 所以具有補血、利尿、促進心臟活化的功效。 其纖維有助排泄體內鹽分、脂肪等廢物, 在瘦腿上有很大效果。 其石堿成分可增加腸胃蠕動,

減少便秘, 促進排尿, 消除心臟或腎病所引起的浮腫。 對於內臟下垂、畏寒體冷、低血壓、易疲勞的人, 紅豆甜點則非常合適。

4.桂圓

桂圓, 亦稱龍眼, 性溫味甘, 益心脾, 補氣血。 桂圓中含有多種營養物質, 蛋白質、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C 、鉀、鈉、鈣、鎂、鐵、錳、鋅等,

可補血安神, 健腦益智, 補養心脾。 無論是新鮮桂圓還是桂圓幹, 都有補脾攝血、補心安神之功效。 它們可治療因氣血不足導致的失眠、健忘等身體不適。

研究還發現, 桂圓對子宮癌細胞的抑制率超過90%。 如果你生理期後體力虛弱, 用它來調補也很合適喲。 適當地多吃桂圓, 實在是益處多多。

5. 阿膠

中醫認為,阿膠有“補血聖藥”之稱,它性平味甘,入肝、肺、腎經,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的功效,臨床常用於治療因血虛導致的虛勞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妊娠下血、崩漏等症以及因陰虛導致的心煩失眠、肺虛燥咳、虛風內動之驚厥抽搐等症。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阿膠含有多種蛋白質、氨基酸等,能夠促進紅細胞的生成,補血作用優於鐵劑,具有抗失血性休克、恢復血壓的功能,同時還能提高血液含氧量、消除疲勞。另外,它不僅含有豐富的鈣質,還富含大量維持皮膚儲水功能的膠原蛋白,能保持皮膚的彈性和光澤。

它還能調經保胎、增強體質、改善睡眠、健腦益智、延緩衰老……

可以說,阿膠能全面提升女人的身體免疫力,有助於防治各種因氣血循環不暢或氣血不足引起的各種疾病。

6.魚膠

魚膠也有補氣血、養容顏的絕佳效果,對於氣血不足、神疲體倦、肌膚不澤、面部皺紋者都有幫助。

魚膠是由魚體組織的膠原製成的水產品,因其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質,且易於吸收和利用,而備受人們的青睞。魚膠與燕窩、魚翅齊名,是“八珍”之一,素有“海洋人參”之譽。現代中藥學認為,魚膠味甘性平,具有養血止血,補腎固精的功效,適合孕婦、老人以及氣血兩虧及貧血的人服用,但要注意它不適合血黏度高以及高血脂等病症患者食用。

吃好早午飯 睡好子午覺

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一年四季如此,一天也是如此。脾胃偏弱的人,早上、中午的飯一定要吃好,因為可以借助自然界的陽氣幫助你促進消化吸收。晚飯切記少吃點,別早上、中午都湊合,晚上卻吃得過於豐盛。

吃得太飽太好,就易得富貴病。《黃帝內經》講“膏粱之變,足生大疔”,老吃大魚大肉這些東西,就會出現糖尿病的癰、瘡、疽。糖尿病在中國古代叫消渴病,老百姓很少得,都是富家人得。人吃得太好了,不能消化,就會變成內熱,出現了消渴症狀。現在的生活好了,天天都吃好的,所以很易導致血糖、血脂高。

中國古代很多人吃兩頓飯,主要不是因為沒糧食,而是上午9~10點是脾胃最好的時候,下午2~3點是小腸功能最好的時候。

中國人特別強調要睡子午覺,子、午就是子時和午時,這是兩個很重要的時辰,半夜11時~淩晨1時是子時,這是陰氣最盛、陽氣初生的時候,中午11~13時是午時,是陽氣最盛,陰氣初生的時候。陰陽兩氣只有生才有升,有了升才有化、收、藏,如果在生的時候你就轉化了它,那就找不到感覺了。所以,子、午兩時的睡眠尤其重要。

所以建議最好睡子午覺,吃好早、午兩頓飯,這對養生極其有益。

空調要少開 流汗才健康

有俗語曰夏天不熱,冬天不冷,遲早要作病——這是什麼意思呢­

冬天由於氣血閉藏,儲藏營養,為明年的生髮做好準備。冬天不很好地儲藏陰精,春天時容易得熱性疾病。冬天冷的時候毛孔處於閉塞狀態,有助於氣血內收,夏天熱的時候毛孔開放,有助於氣血往外走,這時候如果經常開空調,代謝不暢,能不得病嗎­

農村很多上百歲的老人都住平房,因為平房自然冬暖夏涼,這些老人得地氣,能長壽。現在大家都住樓房,不得不用空調,空調出來的是透骨頭的冷風,年輕人陽氣旺盛可能不覺得,人過中年,再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就覺得透骨的涼氣。“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冬天的熱風,夏天的寒風都是與時令季節不同的風,就是賊風,對身體健康不利。所以空調能不開就不開。

夏天特別熱,出汗特別多的時候會覺得心慌氣短,因為汗液出去的同時,陽氣擴散了。中醫會讓你吃點生脈飲(人參、麥冬、五味子)。這麼吃不會上火,是因為這時人體氣血不足。這是唐代中醫大家孫思邈創造的方劑,是治療暑熱非常有益的方子。人參補中氣,五味子收心氣,麥冬清肺氣,起到了清肺氣、收斂心氣的作用。

5. 阿膠

中醫認為,阿膠有“補血聖藥”之稱,它性平味甘,入肝、肺、腎經,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的功效,臨床常用於治療因血虛導致的虛勞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妊娠下血、崩漏等症以及因陰虛導致的心煩失眠、肺虛燥咳、虛風內動之驚厥抽搐等症。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阿膠含有多種蛋白質、氨基酸等,能夠促進紅細胞的生成,補血作用優於鐵劑,具有抗失血性休克、恢復血壓的功能,同時還能提高血液含氧量、消除疲勞。另外,它不僅含有豐富的鈣質,還富含大量維持皮膚儲水功能的膠原蛋白,能保持皮膚的彈性和光澤。

它還能調經保胎、增強體質、改善睡眠、健腦益智、延緩衰老……

可以說,阿膠能全面提升女人的身體免疫力,有助於防治各種因氣血循環不暢或氣血不足引起的各種疾病。

6.魚膠

魚膠也有補氣血、養容顏的絕佳效果,對於氣血不足、神疲體倦、肌膚不澤、面部皺紋者都有幫助。

魚膠是由魚體組織的膠原製成的水產品,因其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質,且易於吸收和利用,而備受人們的青睞。魚膠與燕窩、魚翅齊名,是“八珍”之一,素有“海洋人參”之譽。現代中藥學認為,魚膠味甘性平,具有養血止血,補腎固精的功效,適合孕婦、老人以及氣血兩虧及貧血的人服用,但要注意它不適合血黏度高以及高血脂等病症患者食用。

吃好早午飯 睡好子午覺

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一年四季如此,一天也是如此。脾胃偏弱的人,早上、中午的飯一定要吃好,因為可以借助自然界的陽氣幫助你促進消化吸收。晚飯切記少吃點,別早上、中午都湊合,晚上卻吃得過於豐盛。

吃得太飽太好,就易得富貴病。《黃帝內經》講“膏粱之變,足生大疔”,老吃大魚大肉這些東西,就會出現糖尿病的癰、瘡、疽。糖尿病在中國古代叫消渴病,老百姓很少得,都是富家人得。人吃得太好了,不能消化,就會變成內熱,出現了消渴症狀。現在的生活好了,天天都吃好的,所以很易導致血糖、血脂高。

中國古代很多人吃兩頓飯,主要不是因為沒糧食,而是上午9~10點是脾胃最好的時候,下午2~3點是小腸功能最好的時候。

中國人特別強調要睡子午覺,子、午就是子時和午時,這是兩個很重要的時辰,半夜11時~淩晨1時是子時,這是陰氣最盛、陽氣初生的時候,中午11~13時是午時,是陽氣最盛,陰氣初生的時候。陰陽兩氣只有生才有升,有了升才有化、收、藏,如果在生的時候你就轉化了它,那就找不到感覺了。所以,子、午兩時的睡眠尤其重要。

所以建議最好睡子午覺,吃好早、午兩頓飯,這對養生極其有益。

空調要少開 流汗才健康

有俗語曰夏天不熱,冬天不冷,遲早要作病——這是什麼意思呢­

冬天由於氣血閉藏,儲藏營養,為明年的生髮做好準備。冬天不很好地儲藏陰精,春天時容易得熱性疾病。冬天冷的時候毛孔處於閉塞狀態,有助於氣血內收,夏天熱的時候毛孔開放,有助於氣血往外走,這時候如果經常開空調,代謝不暢,能不得病嗎­

農村很多上百歲的老人都住平房,因為平房自然冬暖夏涼,這些老人得地氣,能長壽。現在大家都住樓房,不得不用空調,空調出來的是透骨頭的冷風,年輕人陽氣旺盛可能不覺得,人過中年,再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就覺得透骨的涼氣。“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冬天的熱風,夏天的寒風都是與時令季節不同的風,就是賊風,對身體健康不利。所以空調能不開就不開。

夏天特別熱,出汗特別多的時候會覺得心慌氣短,因為汗液出去的同時,陽氣擴散了。中醫會讓你吃點生脈飲(人參、麥冬、五味子)。這麼吃不會上火,是因為這時人體氣血不足。這是唐代中醫大家孫思邈創造的方劑,是治療暑熱非常有益的方子。人參補中氣,五味子收心氣,麥冬清肺氣,起到了清肺氣、收斂心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