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

三伏灸是什麼 三伏灸的作用有哪些

三伏灸是什麼?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 是中醫時間醫學、針灸學與中藥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 三伏灸有什麼作用呢?適應症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瞭解一下。

三伏灸的作用

早在清朝初期張璐的《張氏醫通》中即有夏日“三伏”中, 用白芥子塗法防止哮喘復發的記載。

三伏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 與現代預防醫學有異曲同工之處。 具體做法是, 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 根據所要預防的疾病, 在對應穴位貼上中藥, 以達到灸治的效果。

三伏灸的時間有嚴格規定, 即初伏、中伏、末伏。 “三伏”是指三個農曆節日, 古醫書載, 伏日必是庚, 庚屬金, 與肺相配, 祖國醫學認為, 寒來暑往, 時序變遷, 對人體關係至大, 《內經》提出, “春夏養陽”可以預防冬天疾病的發生, 哮喘、過敏性鼻炎和體質虛弱易感冒者等都屬於肺經範圍的疾病。

三伏灸, 是利用“三伏”天炎熱氣候, 敷以辛溫, 逐痰、走竄、通經平喘藥物, 可以提高藥物效能, 達到溫陽利氣, 驅散內伏寒邪, 使肺氣升降正常, 溫補脾腎, 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預防這些疾病的發生。

哮喘、過敏性鼻炎是目前難治之症, 病程短則幾年, 長則幾十年, 且易反復發作, 正氣虛時易誘發, 所以, 中醫認為:“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 因此, 病員要有耐心堅持治療。 各地天灸經驗認為貼藥年限長, 次數多, 則其療效高, 效果就好, 因此要堅持多年“三伏”天貼藥。

三伏灸適應症

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 在夏天治療冬天好發的疾病, 以預防和減少病症在冬季發作。

三伏灸是廣受好評的傳統中醫療法, 但並不能包治百病, 它主要適用於兩類疾病:一是過敏性疾病, 如哮喘、反復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類是跟虛寒有關的疾病, 如胃痛、結腸炎、關節痛、虛寒頭痛、腎虛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三伏灸療法雖然有較好的效果,

但所用中藥有些為有毒之品, 有些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作用, 故孕婦、年老體弱、2歲以下的孩子(皮膚比較嬌嫩, 容易引起感染)以及皮膚過敏等患者應慎用或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