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20歲後長痣 警惕黑痣惡變

隨著電影《非誠勿擾2》的熱映, 惡性黑色素瘤一詞被廣泛關注。 黑色素瘤多是從色素痣發展而來。 色素痣就是俗稱的黑痣、痦子。 良性的痣表面非常光滑, 大都呈圓形或卵圓形, 體積小於一塊普通的橡皮擦。 絕大部分的痣都在20歲之前出現, 20歲以後再出現一顆痣是很不正常的。

20歲後長痣 警惕黑痣惡變

發育不良型痣又稱為不典型痣, 它可以演變成腫瘤, 屬癌前病變。 所謂癌前病變是指人體組織已經與正常組織不一樣, 但是根據異型性等標準還不能診斷為腫瘤的病變。 癌前病變隨時間推移將發展為腫瘤。

發育不良型痣在陽光暴露部位或者衣物遮掩的部分均可以發現。 不典型痣在形態上通常直徑比較大(大於1/4英寸, 1英寸=2.54釐米), 形狀不規則, 邊緣呈切跡狀, 或者顏色較痣的其它部位顏色淡。

不典型痣的形態多樣, 可以與皮膚表面平行或隆起於皮面,

痣的表面可以是光滑的或粗糙的。 典型的發育不良型痣呈混合色, 色彩有粉紅色、紅色、黑色和褐色。

如何對身上的痣進行檢查?

對痣進行檢查應該在沐浴後皮膚濕潤時進行。 對男性來說, 背部是痣的常見部位, 對女性而言則是大腿下部。 但是應該每月對全身的痣或可疑的斑塊檢查一遍,

從額頭到雙腳, 特別要注意隱蔽的部位, 比如指蹼間、腹股溝、足底、膝的曲面。 頭皮和頸也是要重點注意的地方, 可以在全身鏡前進行, 也可以請信任的人幫忙。

小常識:什麼是惡性黑素瘤?

惡性黑素瘤是由皮膚和其他器官黑素細胞產生的腫瘤。

原發性黑素瘤均由表皮內的黑素細胞增生所致, 其表現為色素濃重的逐漸增大的結節, 周圍可繞以紅暈。 其發病率雖較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低, 但惡性度大, 轉移發生早, 死亡率高, 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很重要。 除了由巨大性先天性色痣續發癌變的病例多見於兒童外, 惡性黑素瘤大多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