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洛莫司汀膠囊的說明書

【藥品名稱】通用名稱:洛莫司汀膠囊

英文名稱:LomustineCapsules

商品名稱:洛莫司汀膠囊

【是否處方】處方藥

【是否醫保】是

【運動員慎用】否

【主要成分】洛莫司汀。

【藥理作用】本品為細胞週期非特異性藥, 對處於G2-S邊界, 或 S早期的細胞最敏感, 對G2期亦有抑制作用。 動物實驗表明其與BCNU機理相似。 本品進入人體後, 其分子從氨甲醯胺鍵處斷裂為兩部分:一為氯乙胺部分, 將氯解離, 形成乙烯碳正離子, 發揮烴化作用, 致使 DNA鏈斷裂, RNA及蛋白質受到烴化, 這些主要與抗瘤作用有關;另一為氨甲醯基部分變為異氰酸酯, 或再轉化為氨甲酸, 以發揮氨甲醯化作用,

主要與蛋白質, 特別是與其中的賴氨酸末端氨基等反應。 據認為這主要與骨髓毒性作用有關, 氨甲醯化作用還可破壞一些酶蛋白, 使DNA受烴化破壞後較難於修復, 有助於抗癌作用。 本品雖具烷化劑作用。 但與一般烷化劑無交叉耐藥性, 與長春新堿、甲基苄肼及抗代謝藥物亦無交叉耐藥性。 對小鼠和兔子的試驗表明該藥物有致癌性。

【藥代動力學】口服易吸收, 體內迅速變為代謝產物。 器官分佈以肝(膽汁)。 腎脾為多, 次為肺、心、肌肉、小腸、大腸等。 能透過血腦屏障, 數分鐘後腦脊液中藥物濃度為血漿濃度的15~30%, 可經膽汁排人腸道, 形成肝腸迴圈, 故藥效持久。 血漿蛋白結合率為50%(代謝物)。 T 1/2為16~18小時, 其持久存在可能引起遲發性骨髓抑制。

在肝內代謝完全, 排泄於膽汁。 有腸肝迴圈, 故藥效持久。 在尿、血漿、腦脊液均無原形藥存在。 口服24小時內, 本品的50%以代謝物形式從尿中排泄, 但4日排泄量小於75%;從糞中排泄少於5%, 從呼吸道排出約10%。 因其脂溶性強, 可有效透過血腦屏障。 腦脊液中藥物濃度為血漿中的50%或更高。

【適 應 症】本品脂溶性強, 可通過血腦屏障, 進入腦脊液, 常用于腦部原發腫瘤(如成膠質細胞瘤)及繼發性腫瘤;治療實體瘤, 如聯合用藥治療胃癌、直腸癌及支氣管肺癌、惡性淋巴瘤等。

【用法用量】100~130mg/m2, 頓服, 每6~8週一次, 3次為一療程。

【不良反應】口服後6小時內可發生噁心、嘔吐,可持續2~3天, 預先用鎮靜藥或甲氧氯普胺並空腹服藥可減輕;少數患者發生胃腸道出血及肝功能損害。

骨髓抑制, 服藥後 3~5周可見血小板減少, 白細胞降低可在服藥後第1及第4周先後出現兩次, 第6~8周才恢復;但骨髓抑制有累計性。 偶見全身性皮疹, 有致畸胎的可能, 亦可能抑制睾丸或卵巢功能, 引起閉經或精子缺乏。

【禁 忌】有肝功能損害、白細胞低於4×109/L、血小板低於80×109/L者禁用, 合併感染時應先治療感染。

【注意事項】1.因可引起突變和畸變,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禁用。 2.對診斷的干擾:本品可引起肝功能一時性異常。 3.下列情況慎用:骨髓抑制、感染、腎功能不全、經過放射治療或抗癌藥治療的患者或有白細胞低下史者。 4.用藥期間應注意隨訪檢查血常規及血小板、血尿素氮、血尿酸、肌酐清除率、血膽紅素、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等。

5.病人宜睡前與止吐藥、安眠藥共服, 用藥當天不能飲酒。 6.治療前和治療中應檢查肺功能。

【相互作用】以本品組成聯合化療方案時, 應避免合用有嚴重降低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抗癌藥。

【孕婦及哺乳期用藥】本藥有致癌、致畸作用, 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藥物過量】尚無藥物可對抗藥物過量, 如出現嚴重骨髓抑制, 白細胞過低可使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數。

【貯 藏】遮光, 密封, 在冷處保存。

【分 子 式】C9H16ClN3O2

【分 子 量】233.7

【規 格】40mg

【批准文號】國藥准字H2202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