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清晨四種禁忌動作,勿做!

一忌睡懶覺睡懶覺會使大腦皮層抑制時間過長, 天長日久, 可引起一定程度的大腦功能障礙, 導致理解力和記憶力減退, 還會使免疫功能下降, 擾亂機體的生物節律, 使人懶散, 產生惰性, 同時對肌肉、關節和泌尿系統也不利。 另外, 血液迴圈不暢, 全身的營養輸送不及時, 還會影響新陳代謝。 由於夜間關閉門窗睡覺, 早晨室內空氣混濁, 戀床很容易造成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

二忌不吃早餐不吃早餐的人通常飲食無規律, 容易感到疲倦, 頭暈無力, 天長日久就會造成營養不良、貧血、抵抗力降低,

並會產生膽結石。

三忌早餐不營養很多上班族最愛吃的早餐是吐司、三明治、蛋餅、漢堡、燒餅、油條、飯團……, 這樣的飲食熱量、油脂過高, 容易造成大腦反應遲鈍、便秘等疾病。 早餐至少包含三大類食物:碳水化合物(如吐司、饅頭、稀飯)、蛋白質、奶類, 若再加上蔬菜、水果, 就更加均衡了。

四忌晨練太早現代都市汽車尾氣排泄很多, 再加上人與植物呼出的二氧化碳沉積在城市地表, 黎明前還沒有完全散發, 城市地表空氣是一日中較差的時段。 所以, 過早鍛煉于健康無益。 早晨最佳鍛煉時間是日出後, 大地復蘇, 植物光合作用開始, 地表汙氣隨著日光加溫, 開始散發, 空氣新鮮, 有益身心健康。

首先, 提升你的腦細胞數量

研究顯示,

有充足體力活動的人們能獲得更好的大腦。 薩克生物研究學院(La Jolla Calif)的科學家發現無論何時檢測在活動輪上奔跑的成年“老鼠”都會發現它們海馬區(大腦的一個區域, 涉及學習和記憶)的細胞比那些只是坐著不動、整天在網路聊天室談論指環王的那些“老鼠”新增了一倍。 研究人員不確定為什麼更多活躍的齧齒類動物的大腦反映了這種情況, 但有可能是運動的自願性使運動者的緊張情緒更低, 因而對運動者而言更為有益。 這可能意味著從運動中找尋樂趣、而不是僅僅強迫自己去做它可能使你變得更聰明, 也更快樂。

所以, 玩項運動, 參加馬拉松、三項全能或“募捐長跑”等競賽專案的訓練, 或和好朋友一起工作來幫助使事情變得有趣。

其次, 鍛煉你的思維

不僅體力活動能使那些腦細胞跳動起來。 就像那些head-pumped cabbies和彈鋼琴的, 你可以通過使大腦的不同區域工作來增大它們。 杜克大學的神經生物學教授Lawrence C. Katz(博士, Keep Your Brain Alive的同作者)說, 尋找簡單方法來使用大腦的可能遲鈍的方面可能有助於維護神經細胞和突起(細胞的分支, 用以接受和處理資訊)。 就像新的舉重運動增大未充分利用的肌肉, Katz說用新奇的方法來思考和審視這個世界可以提高大腦怠惰區域的功能。

最後, 體驗新的味覺和嗅覺

嘗試用你非慣用的手做事情;找新路徑開車去公司;去陌生的地方旅行;創造藝術;閱讀感興趣的小說;為Ted Kennedy和Rush Limbaugh寫一篇兄弟喜劇(buddy comedy)――基本上, 就是強迫自己做那些常規思維之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