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高良姜功效與作用 高良姜的治病配方

導語:高良姜功效與作用。 高良姜為姜科植物 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莖。 夏末秋初采挖, 除去須根及殘留的鱗片, 洗凈, 切段, 曬干。 可入藥。 下面四季養生網小編和大家一起分享, 高良姜功效和作用。

高良姜功效和作用:

中國有關藥書對高良姜植物種屬的記載

(患腳氣病的人, 容易發吐。 日常生活, 注意早餐多食, 午餐少食, 晚餐不食, 或喝一點豉粥。 有發吐感覺時, 立即服藥)。 用高良姜一兩, 加水三升, 煮成一升, 一次服完。 如急切間找不到高良姜, 可以母姜一兩代替, 清水煎服。 療效較差, 然亦有效。

(按:即胃痛)。 用高良姜四兩, 切片, 分成四份:一兩以陳米半合炒黃, 去米;一兩以陳壁土半兩炒黃, 去土;一兩以巴豆三十四個炒黃, 去豆;一兩以斑蝥三十四個炒黃, 去蝥。 另取吳茱萸一兩, 酒浸一夜后, 同高良姜一起再炒, 共研為末, 以浸吳茱萸的酒調藥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

空心服, 姜湯送下。 此方名“高良姜丸”。 又方:高良姜三錢, 五靈脂六錢, 共研為末。 每服三錢, 醋湯調下。

用高良姜、干姜等分, 炮過, 研細, 加面糊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 飯后服, 桔皮湯送下。 妊婦忌服。

(寒多熱少, 不思飲食)。 用高良姜(麻油炒)、干姜(炮)各一兩, 共研為末。 每服五錢, 以豬膽汁調成膏子, 臨發病前, 熱酒調服。 又方:上方所制的藥末, 加膽汁和丸, 每服四十丸, 酒送下。 又方:高良姜、干姜, 半生半炮各半兩, 穿山四三錢, 共研為末。 每服二錢, 豬腎煮酒送下。

用小管吹高良姜末入鼻。 使打噴嚏, 紅痛即消。

用高良姜二寸、全蝎(焙)一枚, 共研為末, 擦痛處, 吐出涎水, 以鹽湯漱口。

高良姜的治病配方:

1、治卒心腹絞痛如刺, 兩脅支滿, 煩悶不可忍高良姜五兩,

厚樸二兩, 當歸、桂心各三兩.上四味, 以水升, 煮取一升八合, 分三服, 日二。 若一服痛止, 便停, 不須服, 若強人為二服, 劣人分三服。 (《千金方》高良姜湯)

2、養脾溫胃, 去冷消痰, 大治心脾疼病, 寬胸下氣, 進美飲食, 療一切冷物所傷:良姜(去聲)、干姜(炮)等分。 上為末, 面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一丸, 食后皮湯下。 妊娠婦人忌服。 (《局方》二姜丸)

3、治心脾痛:高良姜、檳榔等分, 各炒。 上為細末, 米調下。 (《百一選方》)

4、治心口一點痛, 乃胃脘有滯或有蟲, 多因惱怒及受寒起, 遂致終身不瘥:高良姜(酒洗七次, 焙, 研)、香附子(洗七次, 焙, 研)。 上二味, 須要各焙、各研、各貯。 如病因而得者, 用高良姜二錢, 香附末一錢;如病因怒而得者, 用良姜一錢, 香附末二錢, 如因寒怒兼有者,

用高良姜一錢分, 香附末一錢五分, 以米飲湯加入姜汁一匙, 鹽一撮, 為服之。 (《良方集腋》良附丸)

5、治霍亂吐痢腹痛:高良姜, 火炙令焦香。 每用五兩, 破, 以酒一升, 煮取三、四沸, 頓服。 (《備急方》)

6、治霍亂嘔吐不止:高良姜(生銼)一味, 粗搗篩。 每服三錢匕, 水一盞, 棗一枚(去核), 煎至五分, 去滓, 用水沉冷, 頓服。 (《圣濟總錄》冰壺湯)

7、治諸寒瘧疾:良姜、白姜各等分。 二味火上煅, 留性, 為末。 每服三錢, 雄豬膽一個, 水一盞, 溫和膽汁調下。 (《續本事方》)

8、治風牙疼痛, 不拘新久, 亦治腮頰腫痛:良姜一塊(約二寸), 全蝎一枚(瓦上焙干)。 上為末。 以手指點藥, 如齒藥用, 須擦令熱徹, 須臾吐出少涎, 以鹽湯漱口。 (《百一選方》逡巡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