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功能性語言障礙是什麼

語言障礙顧名思義就是人體在說話或表達方面出現一定程度的問題, 目前是醫學界的一種較為複雜的研究內容。 語言障礙大體分為兩種, 一種是先天性的, 一般情況下是由於家族遺傳病或是大腦神經引起的;另一種是後天, 人體大腦受到了某種外界的刺激, 是可以進行心理疏導得到調節和改善的。

大腦是一個複雜的系統, 也可以說是一部非常精密的資訊處理機。 它每天加工處理著大量的資訊, 其中最重要的最大量的是語言資訊。 當語言資訊的腦加工過程出現障礙時, 我們就不能正常的使用語言交流了, 會出現語言障礙。 語言障礙指聽覺、智慧、人際溝通均正常, 而語言的理解、表達及應用的能力偏離正常的語言問題。 常見的語言障礙症狀主要有以下類型。

1. 學語遲緩 小兒言語發育的年齡可有個體差異, 一般將2歲時仍不會任何言語者,

列入學語遲緩。 聽力障礙為常見原因, 或與大腦發育不全, 智力低下、腦外傷等原因有關。 病情輕者, 表現為表達能力低於同齡兒童, 或表現為所用詞彙與其年齡不相適應。 病情嚴重時, 病兒不會講話。

2. 發聲困難 多因中樞運動神經功能障礙或周圍性肌肉病變, 如脊髓空洞症、重症肌無力人時, 使舌、軟齶等言語器官的肌肉發生痙攣、癱瘓或共濟失調而致病。 表現為講話緩慢.費力、含糊不清, 但無語句結構方面的缺陷。

3. 言語困難 常發生於腦血管意外、顱腦外傷、腦炎後遺症等病症時, 以言語表達能力缺陷或接受能力障礙為其臨床特點。 前者表現為不能用單詞或語句表達自己的意願, 後者常表現為不理解別人的言語。 病人常伴有定向能力喪失、吞咽障礙、大小便失禁等症狀。

4. 失語症是一種由大腦病變引起的言語功能障礙。 腦膿腫、腦血栓、腦腫瘤等病變時, 如侵犯大腦顳葉言語中樞.可引起失語症。 運動性失語症時有表達障礙, 不能說出想說的話, 以手勢表達意願,

但無發聲困難。 感覺性失語症是理解障礙, 不能記起有關的單字和詞彙, 但說話能力正常。

5. 構語困難 由於齶裂、舌體肥大、舌系帶過短、咬合不佳等原因, 致語音不清, 吐字不准。 神經系統疾病、聽力降礙、不良發聲習慣等也可致病。 病情輕者, 僅某些字讀不准, 如舌齒音、捲舌音發聲障礙, 一船不影響言語可懂度。 病情嚴重者.較多字音含糊不清, 所講的話, 不易聽懂。

6. 口吃 是言語節律異常, 多發生于兒童言語發育時期。 病因不明, 可能與大腦對言語器官的支配不協調、不正確的模仿、遺傳等因素有關。 常表現為首字難發、語句中斷或語調重複, 致說話不流暢。 病情較重者, 說話時伴有皺眉、面肌抽搐、擺動手臂等現象、講話時情緒常較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