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糖友養生指南 自我血糖監測是治療關鍵

目錄:

第一章:糖友養生指南 自我血糖監測是治療關鍵

第二章:糖友別喝純淨水

第三章:糖尿病足患者如何護理自己的腳

第四章:怎樣預防糖尿病

第五章:阻斷老年病的“禍根”——自由基

編者按:糖尿病是現在患病率極高的疾病之一, 那麼糖尿病如何治療呢?糖尿病飲食注意什麼?糖尿病足患者如何護理腳?如何預防糖尿病?下面小編就此做了詳細解答, 趕快去看看瞭解下吧。

糖友養生指南 自我血糖監測是治療關鍵

隨著不良生活方式的影響, 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星攀升態勢。 相關資料顯示, 目前,

20歲以上的成人中患病率達到9.7%逐漸呈低齡化趨勢, 我國以9240萬患者的數量成為糖尿病第一大國。 令人擔憂的事, 糖尿病的未診斷率為60%很多人可能喪失及時治療的機會。

盯牢糖化血紅蛋白指標

嚴格控制血糖達標是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發生、降低併發症風險的重要途徑。 根據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CDS)《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年討論版)的建議, HbAlc(糖化血紅蛋白)控制目標為7.0%, 而2011年2月發佈的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監測網專案調研結果顯示, 在143123名被確認為2型糖尿病的受訪患者中, HbAlc達成率僅為35.28%, 即超過六成的患者不達標。

糖化血紅蛋白控制不好的患者, 併發症往往會提前5-10年發生, AIC每降低12, 各種併發症的風險均會明顯降低。

“因此患者一定要盯住AIC指標, 積極採取手段, 如2型糖尿病患者, 我們建議早期適時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 ”不過, 據實際的調查資料顯示, 多達52%的被調研人群在確診糖尿病5年後, 才開始胰島素治療, 往往延誤了控制病情的最佳時機。

阻擊糖尿病提高主動性

提升血糖達成率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相關專家認為, 促進患者對疾病控制的主動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是主要因素。 專家表示, 自我血糖監測是正確治療的關鍵, 有助患者及時發現血糖異常, 使醫生能正確評估日常活動和藥物治療對血糖的影響, 優化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

有研究表明, 用於治療糖尿病併發症的費用, 約為直接用於降糖費用的3—4倍。 對於胰島素治療的患者,

血糖監測情況不同, 胰島素的用量也會有所不同。 很多患者當血糖控制不佳時, 對於提高胰島素量有所顧忌。 專家提示:為保證糖平穩達標, 患者應先向主治醫生諮詢, 科學合理地調整劑量, 避免影響病情控制。

糖友別喝純淨水

糖友經過睡眠, 身體會失去水份, 而在其消化食物時身體又會大量消耗水, 此時其血液很容易變黏稠。 河北首滄州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王光亞提醒糖友, 選對喝水時機, 科學飲水可立刻稀釋血液, 防止血黏。

五主任介紹說, 糖友適當多喝水, 有助於平衡血液的黏稠度和酸鹼度。 除去我們飲食中所含的水分之外, 成人一天還需要喝大約1, 000~1, 500ml水來補充身體丟失的水分, 但最好少量多次,

口渴了喝點水, 不口渴時也應喝點水, 一次200ml左右。 清晨起床後, 喝杯水可補充因睡眠丟失的水分, 晚上睡覺前喝點水, 可稀釋一天的血液黏稠, 在餐前和兩餐之間補充水分, 利於食物消化。 當然飲水量也不宜太大, 飲水量過大, 會加重胃腸道負擔, 造成電解質紊亂, 嚴重的甚至引起水中毒。

王主任提醒說, 糖友最好別喝純淨水, 因為其礦物質含量太少, 不利於身體健康。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就是患者嚴重失水, 糾正酮症酸中毒, 原則應先快速補充足量水分, 恢復有效迴圈血量。

糖尿病足患者如何護理自己的腳

糖尿病人“足”患多

糖尿病足屬於糖尿病引發的腿腳疾患, 一般來說分以下幾種: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周圍神經系統分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

若前者受損, 可能出現蟻行感、針刺感等感覺異常, 或如手套、襪套樣的感覺減退, 或感覺過敏、疼痛等。 若後者發生病變, 相應神經支配的肌肉就會萎縮無力, 甚至癱瘓。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變:該病患病率比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 病變會累及下肢動脈, 造成下肢疼痛, 或運動後腿痛, 嚴重時能導致肢體壞疽。

糖尿病足:表現為腳痛、潰瘍及壞疽等, 常常是缺血、神經病變和感染三種因素協同作用的結果。

糖尿病骨關節病變:此種病變的高發年齡段為50-59歲, 病程越長發病率越高, 血糖控制不好者更易發生。 最易累及的關節都在腳部, 有時雙腳同時發病。 由於往往併發神經病變, 患者的深淺感覺減退甚至喪失,

因此常沒有明顯疼痛感, 不能及早發現, 延誤病情。

日常護理很重要

儘管糖尿病的腳部病變聽起來比較嚴重, 但如果能做好早期防治, 90%以上由糖尿病足導致的截肢都能避免。

日常護理:洗腳要用溫水、中性香皂, 儘量不要泡腳, 用柔軟、吸水性強的毛巾輕輕擦乾後用潤滑乳液按摩。 但要小心擦拭腳趾縫間的皮膚。 修剪指甲不能太短, 不要用利器削剪指甲兩端。 無論室內室外, 都不要赤腳, 以防止異物損傷皮膚。

經常檢查:養成每天檢查雙腳的習慣, 看皮膚色澤、溫度是否有改變, 是否有雞眼、水皰或皸裂等。 如果皮膚暗紅發涼、足背動脈和脛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或腳部皮膚乾燥無汗、汗毛全失都應警惕。

選擇合適的鞋襪:鞋子應該前部寬大, 感覺沒有擠壓或摩擦,鞋面透氣性好,儘量選用軟皮或布面鞋,最好是系帶的平跟厚底鞋。襪子要吸水性好、透氣性強、鬆軟暖和、淺色純羊毛或棉制的,襪腰要松,避免有破洞或補丁,並應每天換洗。

及時治療:對於小水皰、小擦傷,應先用中性肥皂清洗,然後用無菌紗布包紮,避免使用碘酒等強刺激藥物,若傷口兩三天仍未愈舍,或有淤血、腫脹、發紅,應儘早就醫。

穩控血糖是根本

當然,因為導致糖尿病足的根本原因是波動的高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想預防嚴重足患,血糖平穩達標。

怎樣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病。在禁食情況下,正常人空腹血糖水準為3.9~6.4mmol/l。即使在吃飯以後,最高也不會超過10mmol/l。因為人體內有一套調節血糖的“機器”。這套“機器”由激素、神經預肝組成。

飲食

1、飯前先吃一點生黃瓜或番茄;吃飯先喝湯;吃飯先吃些用餐的菜;再吃主食和蔬菜。

2、細嚼慢嚥,不要狼吞虎嚥;在餐桌上吃,不要端碗盛上菜到處走;專心專意地吃,不要邊吃邊幹活;精神集中的吃,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要一次盛好,不要一點一點盛飯;吃完碗中飯立即放下筷子,離開餐桌,不要養成吃完了還不願下桌習慣;不打掃剩菜飯;立即刷牙。

3、少吃零食;少葷多素;少肉多魚;少細多粗;少油多清淡;少鹽多醋;少煙多茶;少量多餐;少吃多動;少稀多幹。

4、吃菜吃帶葉、莖類蔬菜,少吃根、塊莖的菜;不吃油炸食物或過油的食物;不要勾芡,澱粉高;不要吃含澱粉高的食物,如吃要交換主食;血糖控制好的在兩餐中間吃水果,但不要喝果汁;喝湯去掉上面的油;吃肉絲比吃肉片、肉排、紅燒肉好;吃帶刺魚比吃魚塊好,因為可以減緩進餐速度,增加飽腹感;吃帶骨頭肉比吃墩肉好,既滿足食欲要求,吃進的肉量又不大;吃雞肉去掉雞皮及肥肉。

5、吃汆、煮、蒸、拌、鹵的菜比吃炒菜好,可以減少油的攝入;吃麵條要多做菜碼;吃魚吃清蒸魚、酸菜魚或燉。 炒菜多放調料少放油。

運動

1、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

2、加速脂肪分解,減輕體重,改善脂代謝,有利於預防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

3、增強體力及免疫力功能,並有助於改善精神狀態,消除不良情緒。

足部護理

1、每天睡前用溫水(38℃左右)浸泡雙腳15~20分鐘,檢查雙足是否有水皰、傷口、劃痕等,並檢查腳趾之間,仔細擦乾。

2、不要隨意修剪雞眼或結痂,趾甲不要剪得太短,以免發生嵌甲。

3、冬天應注意足部保暖,穿棉襪、棉鞋,切記不要使用熱水袋、電熱取暖器或直接烤火取暖,以免燙傷。

4、購買新鞋時,以寬鬆、舒適為宜。比足略寬、透氣且有一定硬度的方頭軟皮皮鞋、運動鞋最理想,不要穿高跟、尖頭、硬皮及塑膠鞋。另外,還應經常檢查鞋內是否存在異物,以免弄傷雙足。

5、襪子以棉質為佳,不要穿有補丁或破口的襪子,以防雙足所受壓力不均,影響血液迴圈。

6、如果雙足較乾燥,可薄塗一層潤膚霜,以防皮膚開裂。

7、足部變形的糖尿病患者可選擇特製的保護鞋,這種“量身訂制”的保護鞋可有效分散皮膚易損點的壓力,預防糖尿病足病的發生。

8、避免足部針灸治療,以防意外感染。

注意事項

糖尿病容易發生併發症,尤其是心血管、眼、四肢的併發症,因此要選擇合適的鞋子,注意腳部的保暖,選用透氣吸汗的純羊毛和純棉襪子,儘量不要在室內外赤腳行走。每天要用溫和的肥皂洗腳,水溫不要超過體表溫度,腳浸泡在水中的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特別注意清洗腳趾間的皮膚,洗完後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擦乾。洗澡時應以溫水為宜,切忌溫度太高 。注意防止四肢受傷。

阻斷老年病的“禍根”——自由基

近年來的多項研究證明,氧化應激是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老年癡呆症等疾病的主要病因,至少有70種以上的疾病與自由基和脂質過氧化有關。

自由基的七宗罪

①自由基破壞與減少器官組織細胞,促其早出現衰老狀態;

②自由基使老年人細胞免疫功能下降,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③自由基作用於脂質產生的過氧化物在皮膚細胞內堆積,形成老年斑;

④自由基損傷微循環動脈,導致持久收縮,出現高血壓;

⑤自由基遇上體內膽固醇、甘油三酯,最終演變成高脂血症;

⑥自由基侵蝕胰腺細胞,導致糖尿病;

⑦自由基促使基因發生突變,由此誘發癌症;

由此看來,許多老年疾病的發病原因,與自由基過氧化反應有關,自由基是老年病的重要“禍根”;隨著人們年齡的逐步增長,體內自身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逐漸減低,均與人類衰老密切相關。

茶多酚的高效抗氧化

在尋找高效抗氧化的研究過程中,“茶”這種古老而神奇的植物在眾多科學家研究中脫穎而出。茶葉中富含多種物質,茶多酚占茶葉的18%—36%,是它起了關鍵性作用。茶多酚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的總稱,分子中帶有多個活性羥基,可清除自由基,其抗氧化效果是維生素E的50倍、維生素C的20倍。化學合成的維生素E、維生素C對人體有潛在的毒副作用,而自然狀態下的維生素E、維生素C又怕光,不耐高溫,易於氫化,茶多酚則彌補了這些缺點。

因為茶多酚的強抗氧化性能,使它在抵禦疾病的過程中擔起了重任。茶多酚是高效抗氧化劑,能提高老年人的抗氧化能力,特效清除人體內過量的自由基,抵抗紫外線、放射線對機體的損傷,具有實效的抗輻射作用;同時,茶多酚能充當血液中的清道夫,排除血液中的毒索,安全降低血脂濃度,在預防脂肪肝類疾病方面有極好的護肝作用。研究表明,茶多酚的最大功效是能防此基因突變為癌症;茶多酚能與體內的抗氧化體系協同增效,使體內的抗氧化物增多,從而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所以,茶多酚有助於預防老年病的發生,延緩衰老,對老年人的保健、提高晚年生活品質裨益匪淺。

中國的茶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國人把品茶作為養心修身的良好習慣。隨著科學研究的進展,茶多酚的出現使茶葉上了一個健康新臺階。

總結:以上盤點的這些關於糖友養生妙招,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及時治療疾病,才不會給身體帶來更大的危害哦!(文章原載于《大家健康》,刊號:2012.03,作者:素敏、雷柏,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感覺沒有擠壓或摩擦,鞋面透氣性好,儘量選用軟皮或布面鞋,最好是系帶的平跟厚底鞋。襪子要吸水性好、透氣性強、鬆軟暖和、淺色純羊毛或棉制的,襪腰要松,避免有破洞或補丁,並應每天換洗。

及時治療:對於小水皰、小擦傷,應先用中性肥皂清洗,然後用無菌紗布包紮,避免使用碘酒等強刺激藥物,若傷口兩三天仍未愈舍,或有淤血、腫脹、發紅,應儘早就醫。

穩控血糖是根本

當然,因為導致糖尿病足的根本原因是波動的高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想預防嚴重足患,血糖平穩達標。

怎樣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病。在禁食情況下,正常人空腹血糖水準為3.9~6.4mmol/l。即使在吃飯以後,最高也不會超過10mmol/l。因為人體內有一套調節血糖的“機器”。這套“機器”由激素、神經預肝組成。

飲食

1、飯前先吃一點生黃瓜或番茄;吃飯先喝湯;吃飯先吃些用餐的菜;再吃主食和蔬菜。

2、細嚼慢嚥,不要狼吞虎嚥;在餐桌上吃,不要端碗盛上菜到處走;專心專意地吃,不要邊吃邊幹活;精神集中的吃,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要一次盛好,不要一點一點盛飯;吃完碗中飯立即放下筷子,離開餐桌,不要養成吃完了還不願下桌習慣;不打掃剩菜飯;立即刷牙。

3、少吃零食;少葷多素;少肉多魚;少細多粗;少油多清淡;少鹽多醋;少煙多茶;少量多餐;少吃多動;少稀多幹。

4、吃菜吃帶葉、莖類蔬菜,少吃根、塊莖的菜;不吃油炸食物或過油的食物;不要勾芡,澱粉高;不要吃含澱粉高的食物,如吃要交換主食;血糖控制好的在兩餐中間吃水果,但不要喝果汁;喝湯去掉上面的油;吃肉絲比吃肉片、肉排、紅燒肉好;吃帶刺魚比吃魚塊好,因為可以減緩進餐速度,增加飽腹感;吃帶骨頭肉比吃墩肉好,既滿足食欲要求,吃進的肉量又不大;吃雞肉去掉雞皮及肥肉。

5、吃汆、煮、蒸、拌、鹵的菜比吃炒菜好,可以減少油的攝入;吃麵條要多做菜碼;吃魚吃清蒸魚、酸菜魚或燉。 炒菜多放調料少放油。

運動

1、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

2、加速脂肪分解,減輕體重,改善脂代謝,有利於預防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

3、增強體力及免疫力功能,並有助於改善精神狀態,消除不良情緒。

足部護理

1、每天睡前用溫水(38℃左右)浸泡雙腳15~20分鐘,檢查雙足是否有水皰、傷口、劃痕等,並檢查腳趾之間,仔細擦乾。

2、不要隨意修剪雞眼或結痂,趾甲不要剪得太短,以免發生嵌甲。

3、冬天應注意足部保暖,穿棉襪、棉鞋,切記不要使用熱水袋、電熱取暖器或直接烤火取暖,以免燙傷。

4、購買新鞋時,以寬鬆、舒適為宜。比足略寬、透氣且有一定硬度的方頭軟皮皮鞋、運動鞋最理想,不要穿高跟、尖頭、硬皮及塑膠鞋。另外,還應經常檢查鞋內是否存在異物,以免弄傷雙足。

5、襪子以棉質為佳,不要穿有補丁或破口的襪子,以防雙足所受壓力不均,影響血液迴圈。

6、如果雙足較乾燥,可薄塗一層潤膚霜,以防皮膚開裂。

7、足部變形的糖尿病患者可選擇特製的保護鞋,這種“量身訂制”的保護鞋可有效分散皮膚易損點的壓力,預防糖尿病足病的發生。

8、避免足部針灸治療,以防意外感染。

注意事項

糖尿病容易發生併發症,尤其是心血管、眼、四肢的併發症,因此要選擇合適的鞋子,注意腳部的保暖,選用透氣吸汗的純羊毛和純棉襪子,儘量不要在室內外赤腳行走。每天要用溫和的肥皂洗腳,水溫不要超過體表溫度,腳浸泡在水中的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特別注意清洗腳趾間的皮膚,洗完後用柔軟的毛巾輕輕擦乾。洗澡時應以溫水為宜,切忌溫度太高 。注意防止四肢受傷。

阻斷老年病的“禍根”——自由基

近年來的多項研究證明,氧化應激是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老年癡呆症等疾病的主要病因,至少有70種以上的疾病與自由基和脂質過氧化有關。

自由基的七宗罪

①自由基破壞與減少器官組織細胞,促其早出現衰老狀態;

②自由基使老年人細胞免疫功能下降,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③自由基作用於脂質產生的過氧化物在皮膚細胞內堆積,形成老年斑;

④自由基損傷微循環動脈,導致持久收縮,出現高血壓;

⑤自由基遇上體內膽固醇、甘油三酯,最終演變成高脂血症;

⑥自由基侵蝕胰腺細胞,導致糖尿病;

⑦自由基促使基因發生突變,由此誘發癌症;

由此看來,許多老年疾病的發病原因,與自由基過氧化反應有關,自由基是老年病的重要“禍根”;隨著人們年齡的逐步增長,體內自身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逐漸減低,均與人類衰老密切相關。

茶多酚的高效抗氧化

在尋找高效抗氧化的研究過程中,“茶”這種古老而神奇的植物在眾多科學家研究中脫穎而出。茶葉中富含多種物質,茶多酚占茶葉的18%—36%,是它起了關鍵性作用。茶多酚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的總稱,分子中帶有多個活性羥基,可清除自由基,其抗氧化效果是維生素E的50倍、維生素C的20倍。化學合成的維生素E、維生素C對人體有潛在的毒副作用,而自然狀態下的維生素E、維生素C又怕光,不耐高溫,易於氫化,茶多酚則彌補了這些缺點。

因為茶多酚的強抗氧化性能,使它在抵禦疾病的過程中擔起了重任。茶多酚是高效抗氧化劑,能提高老年人的抗氧化能力,特效清除人體內過量的自由基,抵抗紫外線、放射線對機體的損傷,具有實效的抗輻射作用;同時,茶多酚能充當血液中的清道夫,排除血液中的毒索,安全降低血脂濃度,在預防脂肪肝類疾病方面有極好的護肝作用。研究表明,茶多酚的最大功效是能防此基因突變為癌症;茶多酚能與體內的抗氧化體系協同增效,使體內的抗氧化物增多,從而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所以,茶多酚有助於預防老年病的發生,延緩衰老,對老年人的保健、提高晚年生活品質裨益匪淺。

中國的茶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自古以來國人把品茶作為養心修身的良好習慣。隨著科學研究的進展,茶多酚的出現使茶葉上了一個健康新臺階。

總結:以上盤點的這些關於糖友養生妙招,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及時治療疾病,才不會給身體帶來更大的危害哦!(文章原載于《大家健康》,刊號:2012.03,作者:素敏、雷柏,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