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大學生賣假美容藥獲刑 稱都在自己身上試驗過

昨天, 26歲的男子劉某因犯生產、銷售假藥罪, 被濱江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并處罰金65000元。

上午10點, 濱江法院8號庭, 劉某被兩個法警押了進來。 劉某是河南人, 個子不高, 身材清瘦, 看起來比較靦腆。

因為父母在杭打工, 大學畢業后, 劉也來杭州找工作。

劉大學期間學的是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

2013年年初, 他在濱江東信大道某小區內租下一套房子, 沒經過注冊登記, 就辦起了美容公司, 還聘請一個陳姓女子, 讓她在網上發廣告, 招募“學員”。

接下來兩個月, 公司里陸續來了十余名“學員”, 基本是女性, 各個年齡層次都有。

劉跟她們說, “培訓”分兩塊:微整形美容知識和美容藥品使用方法。

其實, 微整形美容知識都是劉從網上或專業書本里看來的;而所謂的“美容藥品”, 則是他用網購原料自行配制的“三無”產品, 裝進玻璃瓶后改貼或自貼標簽, 偽裝成合格藥品。

劉說, 公司售賣的主要是“瑞菲蔓生長肽”和“美白針”, 向學員授課時, 他會借機推銷, 稱這兩樣產品美容效果突出, 能夠祛皺潤膚、美白養顏。 對于購買了公司美容產品的學員, 劉還會手把手地做示范, 教她們如何使用。

2013年5月, 由于前來參加“培訓”的學員越來越多, 劉又找來女友宋某(27歲, 河南人, 大學文化), 讓她管理公司財務, 并負責日常接待工作。

公司運作近半年, 直到2013年11月下旬,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例行檢查,

發現劉所銷售的產品存在問題, 報了警。

經鑒定, 用來配制“美白針”的五種產品屬于依法必須批準而未經批準生產、進口的藥品, 應按假藥論處;用滅菌注射水等成分組合成“生長肽”并用于人體注射, 屬于以他種藥品冒充此種藥品, 系假藥。

截至案發, 劉的公司已招收學員四十余名, 假藥銷售額達到6萬余元, 劉某等人非法獲利3萬余元。

庭審中, 劉說, “我知道這些藥沒有宣傳中那么好的效果, 但我也從沒想過要去害別人。 藥調配好后, 我都會先在自己身上做個試驗, 感覺沒啥不舒服, 才拿出去給她們用。 ”

劉的女友宋某和職員陳某, 也因同樣罪名, 獲有期徒刑六個月, 并處罰金1萬元。 (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