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警惕糖尿病4大高危病因 合理運動助預防

通常沒有確診糖尿病的人群, 一般都不會主動監測血糖, 那麼, 假如不測血糖, 怎麼知道是不是存在高危因素呢?

四大糖尿病高危因素需瞭解

1、年齡

年齡是糖尿病發病的高危因素, 因此不管是否有遺傳背景, 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因素, 高齡的人一定比低齡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由於發病年齡的提前, 以往強調45歲, 現在40歲以上的人都要警惕自己有患糖尿病的可能, 每年體檢的時候應注意自己空腹血糖。

2、遺傳背景

凡是有糖尿病家族背景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 最新的調查發現, 父母為糖尿病患者,

子女更容易患糖尿病, 而兄弟姐妹中已經有糖尿病患者的患病風險更高。 因此對糖尿病家族史的瞭解非常重要。 除此以外, 本次調查統計還發現有高血壓家族史、肥胖家族史或心肌梗死家族史者患糖尿病的幾率也比無家族史高, 但沒有糖尿病家族風險大, 所以凡是有這幾種疾病家族史者的後代, 較易得糖尿病。

3、肥胖

肥胖者患糖尿病的風險大, 如果僅為四肢發達, 腹部並不胖還好, 因為皮下脂肪、臀部、腿部容易存脂肪酸, 不易發生胰島素抵抗。 而四肢不胖, 只肚子胖的, 為腹型肥胖, 診斷標準為男性腰圍大於90cm, 女性腰圍大於85cm。 除上述因素, 已有高血壓, 血壓高於140/90mmHg, 或者空腹甘油三酯水準高, 或者在妊娠期間有高血糖, 或者有生8斤以上孩子的婦女均是糖尿病患病的危險因素。

4、心腦血管疾病

心血管病人伴隨糖尿病風險高。 在前幾年歐洲做了一個非常好的心臟病的高血糖的調查, 在已經確診的冠心病患者中測定血糖, 發現2/3有高血糖, 其中一半已經是糖尿病, 另一半是糖尿病前期, 提示糖尿病與冠心病的關係是冠心病患者中伴隨1/3糖尿病, 1/3糖尿病前期。 基於這個結果, 中國也進行了調查, 結果完全相同。 在此基礎上, 神經疾病科、腦血管疾病科也作過調查, 發現了相似結果, 也就是說已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中有2/3到達了高血糖狀態, 高血糖程度不同, 約有一半達到糖尿病。 因此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伴隨率非常高。

合理運動可預防糖尿病

對於糖尿病的預防,

避免肥胖是很重要的, 而這就需要合理的進行運動:合理運動, 可促進血液迴圈;緩解輕中度高血壓;減輕體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減輕胰島素抵抗;改善血脂情況;改善心肺功能, 促進全身代謝。

通常情況下, 運動預防糖尿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

一是熱身活動:熱身活動:5~10分鐘。 如步行、太極拳、保健操等。 逐步增加運動強度, 以使心血管適應, 並提高關節、肌肉的活動效應。

二是運動鍛煉:運動鍛煉:20~30分鐘。 為低、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如步行、慢跑、游泳、跳繩等。

三是運動後放鬆活動:放鬆活動:5~10分鐘。 如慢走、自我按摩等。 可促進血液回流, 防止突然停止運動造成的肢體瘀血, 回心血量下降, 引起昏厥或心律失常。